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7-01 10:56
作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咖啡消費正呈現全球性的增長,有數據預測咖啡2022年消費量將超過1000萬噸。咖啡在中國受到歡迎,除了本身具有的飲品特性外,各式各樣咖啡品牌的涌現也是一大助推因素,其中是其中比較出名的品牌。
咖啡新零售由互聯網和傳統品牌共同推動。比如連鎖咖啡品牌星巴克、Costa、等引入科技元素打造智慧門店;互聯網品牌連咖啡專注于咖啡外送,在線下設置“前置倉”;咖啡零點吧、友飲從無人零售切入做無人咖啡機;瑞幸咖啡從線上殺到線下快速大規模開店等等。但與此同時,紅海廝殺依然是咖啡市場一直持續的主旋律,那么借助新零售的這陣風,咖啡品牌們打出了什么好牌?又能靠什么驅動自己面對時下的各種挑戰和機遇呢?
新零售普遍的分解方法,就是分為線上和線下,這也是互聯網出現之后的一個顯性消費分界線。但不要忘了,新零售亦有鏈接線上和線下的物流環節,所以說新零售領域內的消費行為本質上是一種連鎖環節。
的新零售首先是門店屬性的弱化。為什么說門店屬性弱化,以主打外送的連咖啡為例,其線下店不是平常意義上的商業性門面,而是叫“站點”,這些“站點”大多隱藏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商業區,而且是動態的。所謂動態,指的是站點面積、人員和機器配置會根據線上訂單量等因素來調節,即使是同***的高峰期和低峰期,其配備的咖啡師數量可能也會有所調整。而這個站點的功能就只有兩項,制作和配送。
如此看來,這種站點可以類比連咖啡的前置倉,也就是通過距離上的優勢來爭奪效率。在當前新零售業態普遍崇尚的“三公里半徑”打法下,用覆蓋半徑來搶奪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