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消費最前線 編輯:關樾 2023-09-02 08:58
文丨關樾
出品丨消費***前線(xiaofeizqx)
近期,被早教機構坑了的家長越來越多。
7 月中旬,美吉姆廣州增城永旺店決定關店,一位家長稱,5 月的時候自己給 2 歲的兒子報了美吉姆的課程,課程還沒上完,負責人就告訴我,說機構資金鏈出了問題,只能安排其他門店為學員授課,但 " 想要退費,現在基本不可能 "。另一位杭州的家長,也接到了類似的通知," 前***還在正常上課,突然就關停了 "。
跑路的早教機構也不在少數。長沙市民張女士前幾日帶著小孩來一家名為七田布睿恩的早教機構上課,發現機構已經關門," 里面看起來空蕩蕩的,感覺一些東西都被搬走了 "。
近幾年來,隨著家長對于孩子的學習教育越來越重視,以及 " 雞娃 " 之風盛行,使得早教行業迅速發展成為一個火熱的市場,但這種發展在遭到疫情時截然而止了。疫情的發生,讓這種線下機構尤為受到波及,僅是商場租金就讓不少機構不堪重負,倒閉潮涌現。
可如今疫情結束,早教機構卻似乎沒有迎來預期的復蘇,這是為何?
加盟商跑路,早教品牌 " 跌落神壇 "
早教這一理念,源自海外,***開始在北上廣等發達城市鋪開,前幾年 " 雞娃 " 之風在這些一線城市盛行,早教的教育理念恰恰迎合了家長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共同心理,所以早教市場得以快速發展,并逐漸向其他城市下沉。
然而,從去年開始,早教機構在多個一線城市批量倒閉,甚至呈現出區域性 " 覆滅 "。
去年 7 月底,重慶一位家長稱重慶大學城的金寶貝門店緊閉大門,對此有點擔心,緊隨其后,金寶貝重慶中心發布了 " 辟謠 " 聲明,聲明稱,金寶貝重慶每年都有高溫假,屬于企業的正常行為。但僅隔 10 天左右,金寶貝重慶中心深夜發文,稱自 2022 年 8 月 12 日起,金寶貝重慶 7 家校區將暫停運營。
今年,美吉姆在廣州、杭州、成都等地也上演了類似的一幕。以廣州為例,廣州地區門店一連幾個一夜關門,人員無法聯系,消費者退費、轉課無門,被一拖再拖。公開信息顯示,***高峰時期廣州***多有 16 家美吉姆,到目前官網上顯示只有 8 家在營業。
在美吉姆和金寶貝出現倒閉潮之前,上海、福建、廣州、深圳等多城市的七田真早教機構門店,早已相繼關閉。到目前為止,七田真在國內到底還有幾家門店,都無從得知。
早教機構大規模閉店后,一個***大的難題就是退費,尤其是一個城市內該品牌的線下門店幾乎 " 全軍覆沒 ",這導致不少門店通常既沒有足夠的資金退還費用,而且也找不到機構承接未上完的課程。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早教機構直接跑路,家長們根本找不到負責人,因為這些機構多是加盟商,加盟商跑路,品牌往往一句加盟門店 " 獨立注冊、自主經營 ",就把自己撇了個干凈。
但是,加盟商的經營不善和批量關閉已然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無論是家長還是加盟商,現在都對早教和早教行業缺乏信心,這導致頭部早教品牌們正在失去國外教育理念所賦予其的 " 光環 ",信譽度大大受損。
尤其是加盟商,在國內生育意愿下滑的大環境下,業內對早教還是不是一門好生意,早有質疑,如今加盟機構的大面積關閉無疑讓剩下的人惴惴不安,心生退意,同時也阻礙了新加盟商的進入。而對于依賴加盟制存活、靠加盟商賺錢的早教品牌來講,這顯然是***大的危機。
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底,美吉姆簽約的加盟商共 466 家,與 2021 年的 548 家相比,凈減少 82 家;至于金寶貝、七田真…加盟機構倒閉的消息仍在繼續傳來。
早教品牌吃下加盟制的苦果
仔細看廣州、杭州、重慶等城市的早教機構,你會發現早教機構在某一城市之所以會一夕之間全部 " 覆滅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加盟機構的背后往往是一個人。
如重慶的金寶貝,金寶貝重慶 7 家校區歸金寶貝重慶中心,金寶貝重慶中心的運營主體則是重慶市旭之恩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3 月,注冊資本為 300 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黎某。
金吉姆在多個城市的門店也均為加盟店,多家門店的股權結構高度相似。在西南某中心城市,2017 年,該中心由當地地產老板楊曉喻、楊柳夫妻入局經營。起初,他們總共接了 4 家美吉姆中心,而僅用 2 年多時間,他們就豪擲逾 1500 萬元,從 4 家店壯大到 9 家。可從 2020 年到 2022 年,9 家中心新學員增速放緩,直至今年 1 月,美吉姆門店全部停課。
門店擴張,讓加盟的早教中心承擔了巨大的資金壓力,早教機構大規模倒閉的原因也在于此,而這其實是早些年早教品牌急速擴張、跑馬圈地的縮影。早教品牌急于靠加盟制占領市場,加盟商紛紛跟風。
有數據統計,截至 2019 年,紅黃藍門店數合計達 1298 家;金寶貝開設 555 家兒童多元成長中心,覆蓋近 200 個城市,累計擁有百萬中國會員;美吉姆的門店達到 503 家,新愛嬰的門店數量也超過了 900 家。另據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截至 2020 年 5 月初,全國 " 幼兒早期教育 " 相關的企業注冊量達到 2.7 萬家。
早教品牌和加盟商的同步擴張,使得早教機構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可是這一發展思路反而同時坑了品牌和加盟商。加盟商資金壓力增大,品牌只顧擴張而無暇對加盟店的運營管理給出更多的幫助,因此早教的加盟模式極為松散,加盟商確實只能完全靠自己,這極大地限制了早教機構的長遠發展。
另一面,早教品牌則走上了只靠加盟商賺錢的道路,由此為其當前的處境埋下了隱患。
以美吉姆為例,2018 年,美吉姆方面曾在采訪時公開表示," 美吉姆對品牌羽毛一直很愛惜,直營店和加盟店占比一直維持在 1:3 到 1:4 之間 "。而據 2021 年數據,公司簽約早教中心數量合計 562 家,其中僅有 10 家為公司直營早教中心,其余則均為加盟早教中心,比例超過了 1:50。
美吉姆可以說是靠收取加盟商的特許經營授權費存活的。根據 2022 年財報顯示,2022 年度營業收入較 2021 年度下降了約 1.83 億元,降幅 54.26%,其中特許經營收入 10305.66 萬,占比將近 67%,是美吉姆營業收入的 " 大頭 "。
加盟商的擴增,讓早教品牌賺得盆滿缽滿,可一旦加盟門店減少,早教品牌的營收便直下下滑。2020-2022 年,美吉姆分別虧損 5.71 億元、2.46 億元、6.1 億元,合計虧損金額超過 14 億元。
無人拯救早教行業?
進入早教行業,***常見的方式就是加盟。因為像美吉姆、金寶貝這樣的大品牌,有現成的課程體系和管理模式,加盟之后,也能***快吸引生源。正是這種對于品牌的依賴,讓早教品牌占盡主動權。
一位早期的從業者表示," 當時我們考察過,比較成熟的品牌差不多都得近 100 萬元,沒辦法,現在是賣方市場,人家說了算。"
加盟商的錢太好賺,給早教行業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早教品牌只做加盟商的生意,直營店的發展基本停滯,甚至一些早教機構根本不建直營園,只做加盟。
這種 " 純粹 " 的利益關系,導致總部和加盟商的關系極為淡漠。去年金寶貝重慶中心宣布 7 家門店關閉,有媒體撥打金寶貝早教總部客服電話,對方表示重慶中心確為加盟店,但總部也是消息公布后才知道閉店;美吉姆每次被曝出加盟中心閉店,總部都搬出同樣的話術— " 它們都是獨立注冊、自主經營 " —言外之意,跟我們無關。
頭部早教品牌其實也不完全是撇清關系,更本質上是有心無力,因為資本也在考慮拋棄他們。
2016 年,前身為三壘股份的美吉姆獲 " 中植系 " 入主。獲得控股權后," 中植系 " 開始籌謀三壘股份的徹底轉型,于 2018 年收購天津美杰姆 100% 股權,作價 33 億元,2019 年正式更名為 " 美吉姆 "。而根據《收購協議》,交易對方承諾美杰姆公司在 2018 年度、2019 年度和 2020 年度,將分別實現凈利潤 1.80 億元、2.38 億元和 2.90 億元。
2018 年、2019 年,美杰姆公司實現了業績承諾,但 2020 年,美杰姆業績出現較大滑坡,隨之而來的還有疫情影響下幾近停擺的早教市場。
中植系會不會繼續支持美吉姆?2018 年,中植集團之所以選到了早教這一塊的投資標的,是因為當時教育板塊比較熱,而現在別說早教,整個教育領域都進入了低谷。縱觀 2023 年上半年這幾月教育行業的融資情況,可以明顯發現月融資總額在持續走低,數據已從 2023 年一季度每月以 " 億 " 為單位計入,下滑到二季度每月以 " 萬 " 為單位計入。
早在 2020 年,我國早教行業投融資事件數量就大幅度下降,為 20 起,同比下降 75.61%,投融資金額為 27.8 億元,同比下降 68.52%。
在我國,頭部早教品牌的掌控人大多都不是教育行業出身,像美吉姆,背后是中植系,金寶貝則是江蘇飛翔集團,一個化工起家的實體巨頭。他們選擇跨界早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利益,試圖從教育板塊資本化的熱潮分一杯羹,但如今這一希望已然被打破。
根據美吉姆發布的公告,公司原董事長俞建模于 2023 年 5 月 5 日 -2023 年 5 月 11 日通過集中競價的方式,以 4.5 元 / 股的減持均價減持了 120 萬股美吉姆公司股份,減持比例 0.15%,套現 540 萬元;俞建模一致行動人張源,截至 2023 年 3 月 27 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 446.65 萬股,減持比例為 0.54%,套現 2347.57 萬元。
大股東的減持,讓機構、加盟商和家長的信心更為下滑。
早教行業,或者說整個教育市場,雖然在巨頭及其資本的助推下快速成長,可教育不能僅淪為一門生意。尤其是像明星餐飲加盟這樣的生意,明星餐飲的倒塌,早已為早教行業拉響了警鐘。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