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7-03 14:03
盼啊盼,新年的鐘聲響了,除夕夜終于來到了,在這個節日里人們掛春聯、放鞭炮、吃熱氣騰騰的。然而除夕讓我們神往的就是放鞭炮了,除夕放鞭炮這是始于中公民間兩千多年的傳統習俗,那么你知道除夕為什么放鞭炮嗎?除夕放鞭炮的由來是什么呢?接下來和萬年歷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傳說,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種非常兇狠的野獸,叫做“年”。每年夏歷臘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來大吼大叫,專門吃人和畜生。當時沒有人能夠制服它。為了回避“年”的災害,人們都要在除夕那夭殺豬宰羊敬供年,讓它脹滿肚子,才不損害人畜。
有年臘月除夕這天,人們忘了殺豬宰羊來敬“年”,“年”一來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們沒法只好關上大門,爬到竹樓上去躲著。“年”從這家走到那家,到處轉來轉去找東西吃。它見到處空空蕩蕩的一無所得,不由氣得發瘋嚎叫。這時,臨近一家的竹樓失火了,火勢很大,燒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亂響。“年”聽到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樓上的人們發明了這個機密,以后每到臘月除夕這***,便去砍許多竹子來燒,竹子“劈劈啪啪”一爆響,“年”就被嚇跑了。同時,人們還發明“年”拍鮮紅的色彩,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紅色,掛在大門的兩邊,這就是批符。以后創造了鞭炮和紙,鞭炮就取代了爆竹,紅對聯取代了批符。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熱烈高興的時候。大年夜,豐富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一直以來人們在吃年夜飯的時候也有很多講求,喜氣洋洋闔家歡聚的日子,年夜飯的花樣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求。
年夜飯,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寓意新的一年里紅紅火火;就像魚的門,“魚”和“余”諧音,是象征“吉慶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有些處所會油炸蘿卜丸子,蘿卜俗稱菜頭,祝賀新年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旺盛如“烈火烹油”。還有一道甜食,祝愿往后的日子甜甜美蜜。
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面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征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吃餃子是從幾千年前傳播下來的習俗,南方新年也有吃餛飩的習俗,是取其開初之意。傳說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狀況,盤古開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還有些處所人們會享用一份長面,也叫長壽面,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
新春團圓宴包括佳節里滿滿的等待,是年末歲終彌足名貴的幸福,一桌桌豐富的團圓宴,包括的不僅僅是令人垂涎的美味,更是家人間的深情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