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7-01 10:51
從臺灣轉到大陸時候,大陸咖啡市場還沒有出現星巴克、COSTA等這些咖啡巨頭,它搶得先機,一家獨大,以低門檻的加盟搶占市場占有率,迅速成為國內知名的咖啡品牌。
SPR咖啡由陳文敏于1968年在臺灣創立,歷經30年發展,它終于從不起眼的街角小店來到內地,在海南開出家內地店,它比星巴克和COSTA都要快一步。在這個***的“空檔期”,缺少同行業競爭者的SPR咖啡一家獨大,在的時機,搶占了巨大的市場。
它的打法簡單粗暴——開放加盟,不到10年,在大陸就有了3000家門店。也許是成功來得太快,SPR咖啡加盟,收割品牌紅利。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與生活習慣的日益改變,各大咖啡品牌前赴后繼并以日漸蔓延之勢出現各大城市。
剛進入大陸時,SPR咖啡還是以專賣咖啡為主,隨著經濟發展,西餐的出現,為了滿足一部分顧客不想在飯點兒離開咖啡店去找餐廳吃飯的需求,同時為了提升客單價,SPR也率先加入西式簡餐。菜單有中國特色的茶水、簡餐、和零食,在食物供應上看似很多元化,實則卻不夠清晰,經常給人一種中不中、洋不洋的感覺。
簡單歸納SPR咖啡從輝煌再到窮途末路,大量店面關門的原因主要有四點:
1.咖啡市場入局者多,競爭激烈,SPR咖啡沒有居安思危;
2.產品上過于注重簡餐比重,“咖餐”模式導致的大而雜的業態;
3.是其無標準化的放養加盟體系,導致品牌受損;
4.八個大股東自立山頭,缺乏長遠思考,無凝聚力成,一盤散沙。
其實,一直以來都是餐飲業的一把雙面利刃。以加盟模式擴張無疑是一種快速占領市場的方式,而任意耗費品牌力,放任加盟商自己亂搞,對品牌方則是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