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2:58
為了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門店業績,餐廳都會有一套規范的獎懲制度。好的獎懲制度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干勁,實現銷售業績的突破,但不夠人性化的機制的獎懲制度卻只會重挫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以下兩種不同的獎懲方式帶來的效果卻相差甚大,你的餐廳屬于哪種?快來看看,是否需要適當的改變了?
案例一:
在其中一家連鎖,老總很不滿意,要求門店店長務必想辦法提高效率。門店店長抱怨自己既沒有考核權,又沒有獎懲權,員工不聽話,很難提高效率。老總認為該門店店長說得有理,所以馬上安排人力資源部和店長一起研究考核和獎罰管理辦法。
首先,由人力資源部門協調店長制定了考核和獎罰制度;然后,人力資源部經理代表老總和門店店長討價還價,定出了一個銷售業績目標;***后,對門店每月的業績目標達成狀況進行月度考核,并根據獎懲標準實施獎罰。達成目標的店員獎勵200至500元,沒有達成目標的店員罰200至500元。
一個月下來,只有少數店員達成目標,拿到了獎金,多數店員被罰或者沒拿到獎金(在員工的觀念里,不獎就等于罰)。店長和店員感覺虧了,要求公司調低考核目標,否則會挫傷大家工作積極性。在店長和店員的壓力下,公司調低了目標。又一個月下來,考核結果出來了,多數店員達成目標并拿到了獎金。店員感覺不錯,但公司老總心里不平衡,因此協調店長適當調高了目標。第三個月考核結果出來了,獎罰的店員大致各半,大家以為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妥協方案。從此,這家連鎖就這樣重復著自以為“有效”的考評和獎罰管理。
案例二:
在另外一家連鎖,老總認為,員工之所以沒有積極性,是因為管理者缺乏足夠高明的管理智慧,所以設計了一套十分人性化的獎懲機制,使得門店銷售業績得以持續提升。
這套機制是這樣設計和運營的。首先,從銷售額、客單價和毛利額等指標出發,制定月度評分、名次排序標準和辦法。其次,約定獎懲辦法,對***、第二和第三的店員分別給予1000元、500元和300元的獎勵,對排名靠后的兩名店員分別進行20元象征性的罰款(對連續兩個月排名墊底的店員處以1000元的罰款,必要時還可以提請更換調店)。
有了這套機制的強激勵和硬約束,整個團隊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而且管理變得相對簡單和高效。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和員工開始了自主學習、自主改善和自主提升的努力,遇到問題不抱怨,不回避,動腦筋想辦法改進自己的工作......
結論
我們不難看出,以上兩家連鎖的不同做法將會收獲不同的管理結果。
前者的做法在導入初期可以看到一些效果,會激勵員工為了達到業績目標,得到獎金而努力,但從人性出發分析的話,我們不難得出結論,長期如此考評和獎罰下去的話,不僅對引導員工改善和促進效益持續提升沒有什么益處,還會養成不思進取和惰性的管理文化。因為獎懲管理制度以對員工的獎懲以精神激勵和思想教育為主,經濟性獎懲為輔的原則,不著重對人進行處理,而是對事糾正,以糾正、改進、創新為主。前者的做法對人的處理偏重,無法實現真正的激勵目的。
后者的做法要比前者高明得多,它巧妙地設計了一套變壓力為動力的人性化PK機制,主導的為精神激勵,經濟性獎勵成為輔助,這種你追我趕的獎勵機制讓先進的不敢懈怠,讓后進的發憤圖強,而且還可以養成持續改善和良性競爭的管理文化。
可見,要讓獎罰管理真正發揮作用,需要管理者擁有足夠高明的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