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2:57
老員工經驗豐富,手頭資源足,曾經和企業一起奮斗打拼,這樣看老員工的確是公司的寶貴財富。但是一個企業想要長久發展,就要吸納當下時代需求的新型人才,這個時候如何正確管理老員工就成了難題。其實不管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都得不斷充沛自己,揚長補短才是好辦法。而不是說偏執一隅認為老員工好或是新員工好。尤其是餐飲管理者,一定要站在客觀角度看問題,避免走進管理誤區。
誤區一:對老員工有感情
人與人在一起相處得時間長了,自然有感情,但是,人們之間的相處,有雙積累效應,即人們之間在長期相處過程中,一邊在積累感情,一邊在積累抱怨。一方面,老板給員工發工資、發獎金,給員工帶來利益,自然有感情;另一方面,任何老板都有侵害到員工利益的時候,例如罰錢、批評、不給員工面子等,這也會帶來抱怨。感情和抱怨都在積累,有多少年的感情就會有多少年的抱怨。
誤區二:對老員工負責
在老板的創業初期,有些員工就加入公司,與老板共同奮斗到今天,這些老員工在公司里度過了人生***寶貴的青春時光,也放棄了很多東西和機會。在一些老板的心里,總覺得有點對不起這些老員工,所以即使老員工現在的工作能力和業績產出有限,老板仍會對他們很寬容,并且認為自己在對員工負責,甚至是幫員工養老。
這種想法非常幼稚。對員工負責,不是給員工一碗飯吃,而是確保員工擁有足夠的自立和發展能力,不但在文章來源華夏酒報這個公司有發展,而且要出了這個公司的門,無論在哪里都能有飯吃、吃得好,這才是對員工負責。具體的來說,對老員工負責任,不是把這些老員工都留在公司里,發些工資養著他們,而是讓每個員工都能成長起來,使其個人價值在某個專業領域獲得廣泛的認可。老板對員工的負責甚至可以提升到為社會培養人才的高度,做到了這一點才算是對員工負責。
誤區三:老員工熟悉市場
像熟悉公司一樣,老員工天天在市場跑,哪有不熟悉的道理。不過,這也會帶來兩個問題:
***,企業是否應該把市場情況形成詳細的介紹資料,快速有效地向員工介紹市場狀況,省去員工自己摸索熟悉的時間。第二,既然老員工都這么熟悉市場了,會不會對市場感覺麻木?一旦產生麻木,創新意識就會下降。為什么市場運作中的很多問題,工作多年的老員工一直沒有發覺,而一些剛進入公司的新員工卻能發現?這是因為新員工不熟悉市場,反而有些創意意識,能發現問題。
誤區四:老員工有客戶關系
做生意就是做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懂,從業務工作的角度來說,員工與客戶之間保持著一定的客情關系。不過,老板得明白一個問題,這種客戶關系的關鍵點在哪里,是在維系公司的正常運營上,還是在員工個人身上?這種關系是一種公務關系還是私人關系?實際情況是,當員工長期與客戶相處之后,自然能建立一定的私人關系,這時候,有些員工會產生一種想法:“這是我個人的客戶,是我用私人關系在維系。客戶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和公司合作的,是我在給公司帶來生意。”客戶是公司的客戶,員工只是具體的經辦和執行人。老員工的客戶關系與公司的客戶關系如何進行分離和分別定位?老員工與客戶之間的私人關系如何進行引導?這些都應該是老板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了。
誤區五:老員工有工作經驗
法國有位叫羅曼·羅蘭的作家曾經說過:絕大多數人只活到三十歲就死了,因為后來他一直在重復自己。十年的老員工,看起來似乎有十年的經驗,但那究竟是連續十年的經驗,還是十個一年經驗?這可完全是兩回事,固守以往的經驗不放手,抵觸創新,打擊新員工的新思想,抱著老經驗死板教條,這也是新產品推廣的成活率越來越低的原因。創新活動的效果與預想的相差很大,往往是老員工所堅持的老思想、老經驗在作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