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0 13:10
目前分店400多家,遍布大陸60多個城市,每天服務客人超過20萬,從起初強調民族餐飲屬性的品牌,至今整整16年,蒙自源為何還能繼續火。小吃、快餐在“有品類無品牌”中突圍而出,是近三、四年常見的情形,從煎餅果子到肉夾饃到重慶小面,幾乎都遵循這個規律。然而,倒退十年、二十年,這卻是極為罕見的情況。16年前,蒙自源就靠一碗云南過橋米線,在東莞起家。而后陸續在打開華東、華中、華北、華南、西南市場,現今遍布中國大陸60多個城市,分店超過400家,每天服務客人超過20萬,打破米線多年來“有品類無品牌”狀況,成為品類老大。然而,在很多消費者的認知里,他們更關注的是這幾方面:“阿詩瑪”這個民族形象的品牌商標;燙手小石鍋里倒進米線的體驗;舞蹈藝術家楊麗萍為其代言。沒錯,這些都是蒙自源的標簽。但如果僅僅擁有標簽而不去實施及強化,也很難做大做強。一起來看看它如何成為米線品類的老大。蒙自源的創始人李紅偉,是土生土長的云南人。16歲離開家鄉來到廣東打工,卻對家鄉那碗過橋米線念念不忘。在攢夠原始資本后,他決定開一家云南過橋米線餐廳,一來緩解自己的鄉愁,一來也讓更多人知道自己家鄉的美食。于是在2001年,李紅偉的家店在東莞開張。考慮到傳統云南米線口味清淡而且品種單一,如果不做改變,在外省推廣肯定會“水土不服”,李紅偉做出這樣的決定:立足云南過橋米線的味道,再針對本土化口味做出靈活調整。為此,他投入重金,聘請了專攻產品研發的技術人員進行創新。在如今足跡遍布全國的門店,我們可以吃到多種風味,雙椒澳洲肥牛、雜醬燜肉、傣味酸湯、鮮蔬肉絲、苗家酸菜魚……一口燙手小石鍋,300℃高溫鮮濃底湯,是消費者吃米線深刻的體驗,在這個過程中,消費者把裝成一小碗一小碗的配菜和米線推進鍋里,讓石鍋和底湯的高溫燒熱所有食材。
這種將食材直觀呈現,并讓消費者參與其中,更加強了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互動。而這背后也恰恰是來自品牌的自信:食材在品質方面的把控。在很多消費者看來,云南過橋米線可能只是快餐,在很多商家眼中,湯底也是配料包一沖就能沖出來的“美味”,但蒙自源在這方面,還是堅持做品質。底湯用傳統秘方熬制;關鍵食材——米線則來源于云南蒙自縣,并且經12道工序磨制完成;蔬菜、肉絲、云南菌菇,甚至是酸辣小配菜,都堅持原產地采購。在挖掘米線和飲料的配搭上,蒙自源希望能找到平衡:口味辣的,配搭酸甜的石榴汁來解辣;湯喝多了,配金桔檸檬冰紅茶來解膩。有數據統計,消費者外出就餐,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已經由去年的第二位上升至位。可以說哪個餐廳在這方面受到高度信賴,誰就是贏家。蒙自源成立專門的后勤基地,負責餐飲店所有食材的采購、加工、配送。為了確保食材的安全性,蒙自源很早就定下兩個原則:一,選擇原產地食材;二,選擇大品牌供應商。在供應商選擇方面,需要通過前期半年以上的考察和評估。為了優化和提升食品安全管控能力,蒙自源堅持實施ISO9001和HACCP質量與食品安全方位管控工程,確保每一種食材有源可溯。這種管控方式是全方位的,就連店里的配角——一小杯飲品都需要經過層層考察和篩選。以立頓金桔檸檬冰紅茶為例。蒙自源采購部門前期首先對進入備選的廠家進行長期評估和考察,然后再由蒙自源高管人員組成產品委員,對入選飲品進行評分。立頓金桔檸檬茶終因其清爽口感,和在品質及安全上的保障而入選,成為蒙自源檸檬茶的長期合作伙伴.連鎖店如果做不好一體化管理,那么菜品不規范,供應鏈不統一等問題就會一一暴露。反之,像蒙自源這樣擁有400多家分店的連鎖餐飲品牌,就在菜品、供應鏈、信息化系統平臺等多方面,實現一體化管理,將產品和制度入住全國分店。每一道新菜品背后都是精準的數據:湯煮多久,鹽放多少,需要哪些食材,食材放多少量……這些都是統一的。為了為了讓全國各地分店,能迅速掌握菜品的配方,各分店店長需要定期到蒙自源專門開設的米線大學進行相關培訓,店長回到連鎖店再培訓員工。通過人才培訓、人才輸出,蒙自源新菜品的配方一層層傳遞到各地操作菜品的員工手中,實現規范化,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