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08 20:06
致力于中式特色餐飲的傳承、研發和推廣,通過國際先進的經營體系,在不斷完善管理的同時,為顧客提供安全、健康及營養的純綠色食品。從做代加工廠到決定做自己的獨立品牌,從以流通渠道為主到以加盟店模式自建終端,一直在不斷地根據行業發展情況調整自身定位和企業方向,并終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據介紹,在做自主品牌之前,玲瓏做過幾年的代加工廠,因此,也算是“看著速凍食品行業發展起來”。正是因為見證了行業發展的整個過程,他認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速凍食品已經逐漸從快速發展期進入成熟期。在此期間,銷量增長迅猛的傳統產品,將迎來一個發展瓶頸,而其他小品類的產品則可能迎來一次發展機遇。其中,起量機會比較大的就是餛飩。
餛飩與傳統產品相比,是一個相對小的品類。但是,從具體的消費量來說,餛飩的需求量并不比其他的小。總經理表示,公司選定餛飩作為重點發展品類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餛飩尤其是一些大餛飩,在某些地方被稱為“小餃子”。從功能來說,餛飩也可以作為主食食用,此外,它還有一些水餃不具備的優勢,如作休閑食品食用。“它不像水餃功能性那么明顯,這就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他看來,這種屬性可能與餛飩帶有兩個調料包,可以做湯有關。其次,餛飩的含肉量普遍高于水餃,從口感來說,更有優勢。這讓其在很多地方,尤其是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的鄉鎮市場銷量非常大。在看好餛飩市場的同時,也促使了玲瓏投身餛飩界。一說湯圓,二說水餃,三說餛飩。
總結以前多家企業的經驗和教訓,決定改變傳統的以商超或流通渠道開拓市場的方式,學習吉祥餛飩的模式,通過建店面,先與消費者“餛”個面熟,再拉動其他渠道的銷量,從而走出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
這種模式可行嗎?為此,調研人員走訪了多地的其他餛飩店鋪。“走訪多個城市發現,餛飩的店面實在太多了,在有些店面密集的地方,轉個彎就能看到一家。但是,這些店的生意都還不錯。這就說明了人們對于餛飩類產品的消費需求還是有的。”
這次走訪,王新剛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餛飩的店大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對于三四線城市涉獵較少,至于縣市則幾乎沒有。這讓他又看到了機會。“我就要做三四線甚至縣級市場,和其他餛飩的市場錯開。”方案定下后開始運作餛飩店的連鎖加盟計劃。
樣板店紅火的生意,讓加盟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僅半年時間,加盟店的數量就近20家,覆蓋多個地區,并且還不斷有外地客商找上門,要求做區域代理。
面對良好的發展勢頭,加上清醒的認識,加盟店和直營店有明顯的不同,如若管理不善,加盟店很容易從其他渠道進貨脫離總公司管控,影響公司品牌形象,因此,必須增強加盟店對于總公司的依賴性。
為此,直接負責餛飩店加盟事宜的負責人想到了一個主意--對餛飩的口味進行創新,每顆餛飩都參照經典菜肴設計,“做其他企業沒有的口味,這樣加盟店想找替代品也不那么容易”。目前,玲瓏在餛飩口味上,除了北方傳統的純肉餛飩,還有20多個特色品種。這些產品隨季節變化輪換上市,不僅“鎖”住了加盟店的心,更“鎖”住了消費者的胃,留住了大量的回頭客。
加盟店能夠實現快速復制是一件好事。根據規劃,建立餛飩店終是為了消費者在店中吃過一款餛飩后,會有一個味道記憶。目的是超市中見到這款產品后味道記憶會被喚醒,然后購買超市中的速凍食品。這樣餛飩店與速凍食品加工廠就會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這是理想的狀態。
在通過店面復制進行區域擴張的同時,在互聯網等渠道發力,影響著消費者的消費習慣。為了更好地推廣加盟的多家店面,玲瓏已經與當地多個團購網站建立了合作關系,這樣可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吃飯前,搜一下。一方面,他們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另一方面,他們品嘗后拍照、評價,有利于公司品牌的傳播。
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即使接地氣的餐飲行業也不能例外,玲瓏借助微信、團購等多個平臺,有朝一日讓玲瓏成為中原地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