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特許加盟榜 編輯:艾笑 2018-11-01 16:49
作為 早的“網紅”面包店,以健康面包的形象一度受到追捧,但隨著模仿者增多、品類更新較慢,原有優勢不再,近兩年的原麥山丘低調了很多,也少見新動作。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原麥山丘開始在全家便利店試水銷售現烤面包,為了迎合便利店消費場景,還在面包大小上作出調整,以適合一人食的迷你包為主。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原麥山丘搭載便利店拓展銷售渠道有助于企業節約空間和成本,提高坪效。不過,現烤面包這類鮮食產品對于新鮮度、衛生條件、物流配送等都有一定要求,一旦配套設備跟不上,不僅無法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還可能影響品牌的口碑。
尋新場景? 進駐便利店
在全家便利店霞公府店,兩臺原麥山丘的面包柜被放置在面包銷售區旁邊,標有“當日面包原麥山丘 ”字樣。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兩臺面包柜銷售的面包加起來只有不到10種,比原麥山丘門店銷售的面包種類少很多。
此外,原麥山丘還基于場景差異對產品大小進行了調整。記者發現,全家便利店內的面包規格大多比原麥山丘門店的面包規格小很多,更貼近便利店場景,適合“一人食”。
銷售方式上,不同于便利店的預包裝面包,為突出現烤概念,原麥山丘的面包依然采取柜內裸售,需要顧客從旁邊拿取包裝袋和夾子自己裝袋,然后拿到收款臺結賬。
據便利店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只有此門店販售原麥山丘面包,都是當天現烤、當天銷售,每天會有供應商將新的面包送到店內。
北京商報記者在便利店內停留了近2個小時,一直沒有消費者購買原麥山丘的面包,部分消費者直接選擇了旁邊貨架上的預包裝面包。
競爭加劇? 門店收縮
目前,原麥山丘在全國僅開設了30余家門店,北京共有18家,多數集中在商圈或購物綜合體內。近幾年,原麥山丘還出現頻頻閉店的狀況。2016年6月,北京三里屯太古門店閉店。今年5月,原麥山丘重慶時代天街店也貼出了閉店公告。開業沒多久的沈陽華潤萬象城店和青島香港中路店也相繼閉店。
原麥山丘自2013年步入烘焙行業,曾經以“原麥”健康和“現場烘焙”概念紅極一時。不過,原麥山丘如今面臨較大競爭壓力。在產品種類上,原麥山丘一直打造的是單一健康烘培品牌形象,但隨著消費升級人們對面包健康度的需求越來越高,主打健康概念的面包品牌越來越多,原麥山丘在模式和產品創新上又相對缺乏競爭力,面臨著很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眾多同業或新的競爭對手也在試圖瓜分現有烘焙市場。同為傳統烘焙品牌的近期就調整了品牌戰略,增添了輕食品類產品,而、等新晉茶飲品牌也在打“茶+軟歐包”的玩法。
賴陽表示,隨著消費升級,烘焙產品逐漸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烘焙品牌目前面臨的是一種復合化競爭。一方面,品牌需要豐富的品類來滿足消費者,而品種豐富必然會產生暢銷品和購買率很低的商品,導致坪效未必很高。另一方面, 越來越多企業進行模式創新,包括特有的烘焙工藝、電商網紅品牌等都給傳統烘焙品牌帶來很大沖擊。面對新入局者的挑戰以及消費需求升級,企業需要主動升級消費場景,不斷創新產品競爭力。與便利店整合在一起,運營成本將會大幅度下降。
口碑危機? 銷售懸殊
實際上,原麥山丘在渠道布局上做過不少嘗試。2016年,原麥山丘開始布局網上商城,配送范圍覆蓋北京市五環以內地區。近年,原麥山丘還牽手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等第三方平臺發力線上。北京商報記者在美團、餓了么平臺上看到,原麥山丘各北京門店在線上的月銷售量從185筆到1231筆不等,差距懸殊。此外,還有顧客在評價中表示,配送來的產品生產日期都比較接近有效期。
線上表現平平的原麥山丘試圖借力便利店拓展新渠道,尋找紅利。賴陽表示,烘焙品牌在商業中心開直營店,專程購買率較低。而門店設店密度較高,其運營成本相對也會提高。搭載便利店來拓展銷售渠道,一方面節約了大量的空間和成本,另一方面,隨著便利店在社區居民點的深入布局,如果產品能滿足居民有限品種商品的需求,或將提高品牌坪效。
不過,賴陽也表示,烘焙產品保質期短、物流成本高的特點將會成為原麥山丘在物流、衛生等方面要面臨的巨大挑戰。“溫度控制直接影響鮮食商品的新鮮度與品質,尤其是現烤烘焙類產品對冷鏈要求較高,一旦配套設備跟不上,不僅無法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反而會影響品牌口碑。”他表示,鮮食類食品在配送和存儲過程中都需要冷鏈物流和全程衛生安全的保障,而冷鏈物流和全程衛生的安全保障問題也是目前國內便利店發展普遍的瓶頸。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 王曉然 郭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