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7-02 10:25
酒的歷史源遠流長,自古流傳“儀狄作酒撥,杜康作秣酒”之說。少時就學過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仿佛酒成了消愁的***好法寶,自我麻痹,自我沉淪,心里卻清楚,“借酒澆愁愁更愁”。
飲酒之風,歷經數干年而不衰。中國更是紅酒文化的極盛地,飲酒的意義遠不止生理性消費,遠不止口腹之樂;在許多場合,它都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一種文化消費,用來表示一種禮儀,一種氣氛,一種情趣,一種心境。
以酒會友,淺酌則止,怡情養身。而現在的人們總是曲解,過度的依賴于酒精建立起來的友誼,俗稱“酒肉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來,干了!”豪言伴烈酒,號稱千杯不倒,死命的灌酒。
溫州人特愛勸酒,仿佛喝了酒才能稱兄道弟,商業上的應酬更是以是否爽快的喝酒為合作的基礎,正所謂“你朦朧,我朦朧,大家正好簽合同”。
人們還喜歡酒后駕車,朦朦朧朧間飆車似乎給他們很大的快感,然而那些飄飛的身體,止于飛馳的輪胎下的生命何其的無辜,多少鮮活的燦爛的夢想都化為虛無。為了貪圖一時的快樂,換來了幾個家庭幾代人一輩子的傷痛,值得么?為什么仍不敲響警鐘,自覺杜絕酒后駕車呢,紅酒。不僅僅是為了老邁的雙親,不僅僅是執子之手的伴侶,不僅僅是承歡膝下的兒女,更為了自己,生命何以珍貴,怎舍得為了一杯酒而放棄這世界所有的美好?
其實我不反對飲酒,卻實在不喜歡人們灌酒,拼酒,所謂過猶不及,醉酒傷身傷神,而且酒后亂性,酒后犯法,待到清醒才后悔是否太遲了呢?何不管好自己的嘴,莫貪戀杯中物,也不會終身帶枷鎖。
經常有人說,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刃,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其實這句箴言只是勸人向善,切莫因耽于酒色財氣而迷失了人性。
然而把錯歸結于事物本身是一種推卸責任的行為。酒色財氣本就是身外物,無所謂好不好,只是看人怎么利用它們,載舟覆舟在于人而不在于物。正如我一直看不起某些粗俗的人總是把亡國恨移接到女人身上,把君王的貪戀美色是受到紅顏的魅惑。“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若君王勤政愛民,哪里會耽于聲色而置萬民于不顧只圖自己享樂呢?若君王自己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美色不過是他的玩物,紅袖添香,芙蓉帳暖度春宵,不過是他沉淪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