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編輯:教育行業觀察 2018-06-20 19:06
餐飲品類這幾年的發展走出兩條鮮明的路線,要么挖出我大中華傳統美食來重新包裝,要么引進國外受歡迎的東東并加以改良。
我們將這兩種品類歸為“二貨”——“新國貨”和“外國貨”,很有可能在2018年火起來。
新國貨
過去我們崇尚麥當勞、肯德基,但是現在我們誕生了越來越多的新派餐飲,比如地方特色小吃。
對此,爆品專家金錯刀就曾說過,接下來我們要迎接的正是“新國貨時代”。那么,哪些品類會成為新國貨的翹楚呢?(延伸閱讀:金錯刀談餐飲未來:不打造爆品,就等著被爆品消滅)
鵝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寵幸”一只鵝,鹵鵝、燒鵝、醉鵝、燜鵝……簡直不敢想象短短兩三年,市場就讓這只鵝飛了起來。
鹵鵝
潮汕鹵鵝無疑為當下 為火熱的品類,紅餐網在近期做過系列深度報道,各大品牌之間的戰爭手法已經從PK“口味正宗”,到PK“供應鏈”,到PK“商業模式”。然而,戰爭才剛剛開始,2018年將是鹵鵝大爆發階段,生死存亡、誰主沉浮,將逐漸呈現開來。
(延伸閱讀:人!間!爆!款!大!鹵!鵝!鹵鵝大爆發下的隱憂:跟風者可能挺不過半年!!鹵鵝很火!鹵鵝很危!鹵鵝路在何方?)
燒鵝
和潮汕鹵鵝一樣,擁有悠久歷史的廣式燒臘中 為經典的燒鵝,向來只在粵港澳地區活躍,然而在王品旗下“鵝夫人”強勢進駐上海并摘得米其林一星之后,燒鵝就進入了全國吃貨的視野中。
照這樣的趨勢,燒鵝將來再往北走也是遲早的事。
當然,很多朋友可能會說,烤鴨在北方早已聲名遠揚,燒鵝要有所撼動絕非易事。然而,歷史的見證并不認同,縱然北方吃面,南方吃粉,但阿香米線卻恰恰是在北方火起來的,由此可見,物流、冷鏈、口味,在今天這個時代什么都可以被改變,一切皆有可能。
醉鵝
由火焰魚延伸而來的火焰醉鵝,因為擁有超強的現場感(在客人面前倒酒點火燃燒并加料翻炒),經常成為家庭或朋友農家樂聚餐之選。
然而,此鵝至今還未登上大雅之堂,要包裝成品牌甚至走進商場,極考驗餐飲人。
粥
近越來越多的潮汕大排檔標配——砂鍋粥開進了商場,“潮粥薈”甚至和萬達達成了協議,把店開到整個萬達廣州覆蓋區域。這是粥品類的突破。
粥這個品類朝著品牌路線發展的時間,相比其他主食來說遲了一些,飯類如煲仔飯,面類如山西面,米線類如云南米線等都已進入創業者視野,而粥卻等到2016、2017年才開始彎道超車,銷售量甚至不低于黃燜雞米飯,在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排名靠前且銷售單量3000以上的商家,都和粥相關。
砂鍋粥
砂鍋粥早就從潮汕走向廣州、深圳,和湛江烤蠔一樣成為大排檔名角,卻鮮少有品牌誕生,其中工藝復雜、生米煮熟耗時長、海鮮損耗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創業者,并被認為天生難復制。而如今也有“如軒”、“潮粥薈”、“火齊”等新品牌來挑戰世紀難題,我們拭目以待。
砂鍋粥在北方已出現不少新生品牌
養生粥
有別于講究烹飪的潮汕砂鍋粥,北京也有快餐形式的養生粥品牌,嘉和一品就從2004年起堅持做粥,并在外賣平臺興起前率先培養外賣市場,而平臺起來了,他們新的時機剛好來到,憑借一碗粥開出160家店,年入近6億。可見小小的一碗粥,還是極有市場的。(延伸閱讀:僅憑一碗粥開160家店年入近6億!她是這樣做的…)
廣式點心
廣州傳統早茶,過去只在早上吃,而如今已發展成為全天候供應的茶市,周記茗點居、點都德、表妹茶餐廳就都在這樣的模式上探索并引領年輕人風尚。
點都德2014年進駐珠江新城后,更打破了傳統茶市難以在CBD立足的怪圈。這兩年還大力拓展深圳市場,目前廣深共有30余分店,另外品牌還開拓了外賣市場。
上海的后起之秀一籠小確幸,雖然在今年7月份經歷了食品安全事件,并關掉上海全部門店重新整改,但回歸后,消費者的熱情依然不減,可見廣式點心的創新模式很受歡迎。(延伸閱讀:日翻臺12次,單店坪效1萬,好Q的一籠小確幸)
一籠小確幸的蝦餃三溫暖
目前已有不少年輕創業者看中這片市場,并希望打造成輕運營模式,比如100平方米的小店,從早點直落到宵夜,并著重發展外賣市場。當然背后的技術支持、供應鏈打造相對單品店而言要復雜得多,畢竟技術含量高很多。
湯品
主打湯品的餐飲+零售品牌“湯先生”在今年八月份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這一消息震驚了同行,原來湯品的經營也可以完全被顛覆。據筆者了解,湯品一直是餐飲人想要攻下的領域,可惜由于種種難題,還是很少有人敢去挑戰。
當外賣平臺興起后,湯明星、如湯兩個品牌就把賣湯的重點渠道放在外賣和互聯網上。他們想盡辦法去解決,并鎖定孕婦、術后康復以及一部分追求生活品質的白領群體,但由于價位高、溢灑、保溫、包裝等難題,使得品牌無法運營下去,不到兩年就消失。
有了先驅的試驗,后來者也找到了突破口,比如吃個湯、多喝湯,就依托門店和廣州這種本身喝湯氛圍濃的城市氛圍,活得比較好。湯先生則摸索出小門店+標準化模式,并發掘出下午茶模式,獲得資本青睞,成為目前湯品牌領頭羊。
湯先生的湯品
也有**餐飲人在燒腦,看如何打破湯的消費場景,將其做成如可樂、茶飲等的飲料,既便捷又時尚。當然,還是需要將湯品先天性的難點逐個擊破,畢竟熱鏈比冷鏈難太多。
從鹵鵝、燒鵝、醉鵝,到砂鍋粥、養生粥,到廣式點心,以及湯品類,我們可以看到南方市場的本土美食大有可挖掘之處,也確確實實迎來了“新國貨時代”。
正如四川的一位**餐飲人提出,像四川這樣的小吃寶庫,正等待被大力挖掘,過去的超級爆品麻辣火鍋、酸菜魚、烤魚被挖掘并帶到全國,將來的市場也一定薈留給擔擔面、兔頭……
紅白藍袋子給了巴黎世家設計靈感,相信我大中華的地方美食也是潛力無限
外國貨
咖啡、披薩、沙拉,這些年已經成為年輕消費者生活當中的一部分。與其說是新一代消費者喜歡外國美食,倒不如說是喜歡外國人的生活方式。作為舶來品,往往能夠讓國內消費者驚喜,在 出爐的紅餐網與零點有數攜手發布的《2018餐飲創業白皮書》中,我們能看到西式餐飲正在被越來越多人追捧。
甜品
在《2018餐飲創業白皮書》中,我們意外地發現,甜品已經成為崛起的新品類。其中有著相當復雜的原因,有消費者的飲食需求,也有商家、媒體等的明顯導向。(延伸閱讀:瘋傳的《2018餐飲創業白皮書》高清無刪減版流出了……)
西方飯后甜品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國內80、90后,這個群體對甜品的需求明顯比過去要高。
而甜品因為高顏值,以及可以提前制作等的優點,吸引了萬千吃貨和商家,從Gucci、Tiffany等時尚品牌跨界餐飲來看,甜品都被視為**。似乎只有甜品才能符合他們的調性,彰顯品牌的價值。
而 近熱門的茶飲,在突破單品店模式的方法上,找到的也正是烘焙、蛋糕等甜品,其中巨大的利潤值也是值得冒險追求的重要理由。
連 會說話的蔡康永主持的《男子甜點俱樂部》,也在力推甜品。節目組邀請了6位顏值或技術擔當的帥哥甜品師PK制作甜品,給了觀眾尤其是女性觀眾舔屏的欲望。這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導著消費者深度體驗這個品類?
蔡康永新主持《男子甜點俱樂部》
輕酒飲
正當茶飲的熱潮在國內炸裂,國外也悄悄興起了休閑吧(loungebar)的潮流。gaga鮮語品牌創始人馮敏之前在接受紅餐網采訪時,就提到自己在思考未來如何將西方“輕酒飲”文化帶到國內。(延伸閱讀:這杯水果茶美到哭,gaga鮮語如何引領都市潮流?)
這是有別于過去酒吧的消費場景,不在吵鬧的音樂、昏暗的燈光下喝到爛醉,而是幾個朋友聚在一起輕輕松松喝點小酒。而至于輕酒飲這種模式何時被引進國內,如何結合國人的生活習慣做改良,尚不得而知。
尚未出現的東西,不代表沒有需求,消費者往往就在等待你為他們帶來驚喜。新一代的消費者,就怕新鮮東西太少,所以如果你發現了合適的,不妨勇敢試試。
總結
新國貨也好,外國貨也罷,我們在探討2018年哪些品類會流行時,希望大家能夠更理智地看待餐飲市場,而并不希望大家一窩蜂涌進某個領域。
面對所謂的風口、物種升級,你需要判斷的是自己能不能率先嗅到商機,并且有強大的團隊搞起,使之能和跟風者拋開一大截。
如果沒有這樣的實力,請專心做好當下的工作,不斷深挖深耕,切勿亂跳。再熱門的品類,從來都與跟風者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