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小編近日看到一條新聞,有一家車行被會員徹底洗干凈。位于溫江區花都大道的益路行汽車服務中心(以下簡稱益路行)在苦苦支撐10個月后,還是沒能撐下去,店鋪被轉讓給了另一家叫德系名車的洗車行。益路行每天的洗車量在60臺至80臺,生意好到爆,可是為什么突然不得不轉讓了呢?原來去年舉辦了一個會員營銷活動。
引流挺順利 吸引150多名新會員
老板介紹,去年10月,在一家策劃營銷公司的幫助下,做了一個會員營銷活動,用來引流:就是699元辦會員年卡,洗夠68次退全款的方案。其實洗車只是噱頭,重點在引流后轉化銷售。老板計算,699元洗車一年,一般來說,每年洗車25次到30次,正常人不會天天洗車,不會為了退699元,天天把車開到洗車店。平攤下來,基本與25元一次的洗車成本持平。
免費洗車的活動,老板在2017年3月,也辦過500元會員權限周五免費洗車卡,有終身、一年和兩年兩種。在699元的活動之前,隨著一兩年會員卡的到期,持有免費洗車卡的大概剩下350人。
為了讓門店達到營業飽和量,老板想要固定的會員達到500人。699元可以為她吸納150名會員,但不能超過150名的量。因此,老板進行了限額。促銷活動搞了三天,吸納了150多名新會員,收了10多萬的費用,其中,30%被營銷策劃公司拿走。
轉化率不高 “七八成是來免費洗車的”
引流后的根本目的,是轉化為消費。但是,事與愿違,洗車量增加,超過了每天50臺洗車量的預計數量,達到每天60臺至80臺,但是轉化率卻只有不到10%,遠遠低于預期。
一般來說,洗車是不是要檢查一下機油,檢查一下各項指標?為了車主的安全,提醒可以更換零件或者做保養。有許多車主會進行消費,而此次活動里的會員,基本上都是免費洗車沒有任何消費。
老板自己算了一筆賬:店面每月房租6萬,員工20人成本8萬,水電物業1.5萬,稅收0.5萬,生活費1萬,加上材料損耗運營成本,支出基本與每月營業額持平。
“一個洗車工每天多洗10臺車,70%到80%是免費洗車的,沒有產能,這個店怎么不被‘洗垮’?”老板說,以前的周五免費卡和次卡均有日期次數的限制,而699元活動沒有任何限制,會員不停地洗車,加重洗車負擔。
“這個活動引流沒有問題,但是盈利不行,我們洗了10個月的車,可是這些人光洗車不消費,這成為車行沉重的負擔。”老板自稱虧了180萬,后不得不以22萬的價格,轉讓車行。
問題在哪:
朋友們,看完以后,你覺得這家店真的是死于“洗垮”的嗎?不!會員天天免費洗車只是其中一個小的因素,沒有“章法”的營銷和好的會員系統才是它們致死的決定性因素!
1、長期打折天天促銷,假如沒有新的流量進入,轉化率肯定越來越低;免費活動太多,除了699元活動之外,還有終身免費洗車卡等活動。
2、吸引的都是價格敏感型客戶,轉化率會有問題;并且活動699元洗一年退全款,洗車成本哪里來?這種不符合經濟規律的“不正常”營銷,會加劇會員對店的不信任感。
3、把會員卡當引流卡使用。會員卡是什么,其實是客戶和商家關系親密的一種證明,會員卡的作用是幫助商家找到屬于他們的“超級用戶”,因為企業百分之80%的利潤是來自20%的顧客;而這里他們把會員卡當成了引流卡,導致他的會員不是真正的會員,而是一批“團購客”,對于團購客而言,他們是沒有忠誠度的,他們要的就是“能占便宜”,一旦便宜消失,他們就隨之消失;那么這個會員卡也就辦的毫無意義。所以,在這***點上面,微信卡包電子會員卡就很好的避免了。
4、營銷活動的設計為了營銷而營銷。我們說商家的每一次營銷,一定是以某種結果為導向,加上某種事實為依據的情況下開展的,那么一定是基于對目標人群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礎上去開展的**營銷,然而他們這種營銷活動的設計,是完全沒有任何數據做支撐,僅憑個人想象,只以結果為導向,不計后果的開展。產品矩陣設計不合理,一個企業要實現盈利,除了必須有引流的產品,還必須設計利潤型、裂變型產品與之配合,方能實現流量和利潤雙豐收。
5、沒有提高員工的效率和發揮員工真正的價值。一個店人多,并不代表它的利潤就很大,既然店里只有20個員工,那么要讓這20個人去服務500個人,她們哪里來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她們又把她們僅有的時間和精力給了一群“團購客”,請問利潤從何而來?
那么看到這里,已經在使用我們艾薇尼爾開發的芯會員微信會員卡的商家們,你們是不是該樂了,因為使用我們的會員系統,讓您找到了您的“超級用戶”,而不是一群“團購客”,提高了用戶的忠誠度;因為我們“芯會員”后臺為您提供的消費者儲值金額、消費金額等信息,讓您每一次的**營銷變得更“**”,提高了您的轉換率;因為“會員管家”讓您的員工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給了“對的人”,讓她們的工作變得輕松,且效率更高;因為“會員管家”您的員工不再是以前的服務人員,他們人人都是管理者,都在用心去服務每一個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