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7-10 09:19
近年來,很多人都喜歡團購,餐飲店老板為了吸引客戶,也開始涉足團購,但是事實上,團購對餐飲來說,就是賠本賺吆喝而已,根本不賺錢。
我是一個餐飲人,在餐飲行業摸爬滾打已15年有余,從服務員,店長,運營,策劃,營銷,直到自己創業,目前也算小有成就。印象***深刻的是互聯網圈,感覺紛紛擾擾,很容易讓人霧里看花。下面我把自己這些年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優惠券的天花板
我正式接觸互聯網大約在2006年。那個時候,大眾點評出現了優惠券業務。當時我在一家連鎖店做運營,大眾點評的業務員找到了我。我覺得這個比較新穎,于是很快簽了合同開始嘗試。頭兩年,通過下載優惠券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少客人。
從2009年開始,效果不斷減退,看上去瀏覽量很大,實際到店使用率低得可憐。大眾點評優惠券其實就是一個廣告平臺,只在意點擊量,不為效果負責。***后算起來帶來一個客人,平均廣告成本,再加上我為了拉客人付出的優惠成本,平均每人200元左右。我們這個店正常吃一頓飯是人均五六十元,這拉一個新客人付出200元的成本顯然是不值的。而且,我們在外地的分店,點評的效果更小,因為點評在很多二三線地區幾乎不怎么經營分站。
同時我還發現了一個問題,顧客來這吃飯,先是問“服務員,你們這里有什么優惠嗎?“噢,先生,我們有,您可以去大眾點評上去下載優惠券,當餐可以減30元。”服了,這到手的30元錢就這么丟了。不過服務員要是緘口不言,等到顧客發現后,定會說這個餐廳不地道。這次用餐減了30元,顧客獲得了優惠,下次用餐你要是不減少30元,人家說不定都不來。顧客就是這樣被“慣壞”的!
團購“非常態”
到了2009年底,又出現了“團購”這個新名詞,這東西據說可以帶來大量到店客人,對短期提升收入沖個業績還是有作用的。再加上同行的餐飲企業有在進行團購業務,說“能提高每日流水”,我們也欲嘗試。
團購開始了,大量人群涌進來了,讓我們始料未及。開始確實一團紅火,來的顧客都說,這有了團購,真是物美價廉。這年頭人越來越精,找餐廳上網查哪個有團購上哪家,或者坐在餐廳里看有沒有團購,便宜不占白不占。價格越來越便宜,期望值卻越來越高,團購來的顧客都虎視眈眈的,唯恐我們對他們的服務有別。
而且隨著新店的不斷涌現,團購現在也越來越不靈了,過去五折團購賣個2000份,現在也就幾百份。互聯網經濟,就是比便宜,比狠,顧客巴不得你一折兩折來玩,不要錢免費吃才好。
團購讓餐廳在短期內涌進大批價格敏感型顧客,老顧客往往享受不到團購的優惠,讓這些追隨在商家身后的老顧客深受刺激,甚至會轉投其他餐廳,或者也從一個忠誠顧客變成了價格敏感者,并且對品牌的本身價值有了質疑。
曾經的千團大戰,現在剩下的寥寥無幾。倒閉的倒閉,合并的合并。團購這個東西太傷利潤了,本來現在做餐飲利潤就薄,一個個的團購網站還為了拉流量盡可能的讓你給更低的折扣,說“不低折扣就拉不來顧客”——有本事你九折能拉來這么多顧客你才真牛!
它就是個短期促銷,作為常態營銷活動根本不現實,傷不起。顧客多了,但是顧客越多越賠錢。我們做著做著發現扛不住了,就停了。
另外,還要說一點,對于餐飲店老板來說,選擇一個能夠為你提供長期服務的團隊很重要。互聯網這個行業已經不再只是提供一個工具讓你自己玩,而是需要包括咨詢、策劃、服務的系統工程,只有完整結合才能達成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