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頭鷹車志(ID:owlauto)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 7 月,我國的機動車保有量達 4.12 億輛,其中汽車 3.15 億輛,我國汽車后市場行業規模已突破 1.3 萬億元。預計到 2025 年,汽車維修和保養等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1.7 萬億元。
如此來看,汽后服務不僅并非夕陽產業,反倒似乎是朝陽產業。
四年 " 燒掉 "153 億," 內憂外患 " 的日子不好過
為何途虎養車的處境如此艱難?
據其招股書測算,途虎養車在 2019-2022 年間累計凈虧損高達 153 億元人民幣,對于公司持續虧損的原因,途虎養車解釋稱:" 主要是由于尚未實現規模經濟,成本及開支的增長速度高于毛利,導致產生虧損凈額。"
簡單來說," 燒錢 " 積累用戶,現在還沒到獲利期。

如果說連續兩次赴港上市失利是途虎養車所面臨的 " 內憂 ",那么京東養車與天貓養車等行業競對的步步緊逼則是其 " 外患 "。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經歷了 11 年的發展,但途虎養車似乎仍未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 燒錢 " 的日子仍在持續,相較而言,兩家競品京東養車、天貓養車都已經根據自身條件,打造了自己的業務長板。
天貓養車有著大靠山的阿里巴巴,在整體發展模式上就明顯高出途虎一籌。天貓養車通過線上電商平臺與線下實體店的有效結合,直面汽后服務市場行業集中程度低、價格不透明以及養護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的行業痛點,并以此在較短時間得到了眾多車主關注,發展勢頭迅猛。
前途未卜、后有追兵,途虎養車確實需要好好想一下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賠本沒賺到吆喝,各類投訴五花八門
賠本賺吆喝確實是企業前期積累用戶的不二法寶,但具體到途虎養車來看,這句至理名言恐怕只做到了一半—— " 本錢 " 是賠掉了,但 " 吆喝 " 卻未必賺到。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近年來,有關汽車養護的投訴一直居高不下,其中有關途虎養車的投訴頗為突出。
綜合來看,相關投訴大都集中在產品品質、價格差異及線下實體服務疏漏三個方面。其實價格差異屬于正常,產品線上價格與線下價格略有不同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畢竟線下門店還要考慮店租及人員成本,不過仔細瀏覽途虎養車的相關投訴后不難發現,不少投訴途虎養車的消費者并非因為線上線下出現價差,而是投訴其利用客戶與店鋪之間的信息不平衡 " 殺熟 ",這一點有點像過去的某滴。
而關于途虎養車產品品質的投訴是這幾項中相對較多的。黑貓投訴顯示,去年 11 月,一名奧迪車主選擇在途虎養車工廠店購買 / 更換原廠配件,哪知在更換后,與 4S 店提供的配件對比竟存在明顯差異。車主在失望之下向途虎養車客服部門進行了投訴,結果直到今年 3 月才得到回應,稱將進行退貨退款,并免費更換原廠件。但在車主同意后,途虎養車又聲稱需要有資質的第三方平臺鑒定報告,依據鑒定報告結論賠付。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