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2:59
4月1日上映的《火鍋英雄》已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伴隨著《火鍋英雄》的熱映,又一輪的火鍋借勢營銷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火鍋發展至今,品種更加的多樣化,消費者對火鍋的熱情一直不曾退卻,可以說火鍋在我國餐飲市場占據著重要地位。那么隨著飲食消費習慣的改變,火鍋在未來還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呢?
2015年底,方橙科技公布《數據庫里的火鍋業》。該報告選取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5座一二線城市作為數據分析對象,從區域上涵蓋了華北、華南、華東3個部分,意在為用戶反饋出火鍋業在中國整體的發展現狀。
北京火鍋市場力壓群雄
在中國的西南腹地,重慶、四川等地是火鍋的重度愛好者,數據顯示,重慶是當之無愧的火鍋之都,平均每五家餐廳中就有一家火鍋店,四川地區緊隨其后,每7家餐廳中就有一家火鍋店。這兩個地區的食客對于火鍋的熱愛形成了對全國地區的壓倒性的優勢。
除去重慶和四川這兩位火鍋界的化石級選手外,方橙的大數據之眼將目光放在了經濟發展較快、餐飲市場飛速擴張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5座一線都市。數據指出,北京以5608家火鍋店和3778個火鍋品牌的保有量,成為了5大城市中防止無愧的火鍋界老大,其擁有的火鍋店數量分別是上海的2倍和廣州的3倍,這種壓倒性的優勢在之前任何一次餐飲數據盤點中都沒有出現過。
僅有6%的火鍋入駐購物中心
盡管火鍋已經完成中國餐飲業態龍頭的霸業,盡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5座一線都市擁有超過15000家的火鍋門店,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方橙的數據庫當中,這5座一線城市的超過15000家火鍋店中,只有5.9%入駐了購物中心。
這說明,火鍋巨大的市場存量和不可小窺的民間基礎,購物中心并沒有做到一個徹底的挖掘,甚至可以說,對于火鍋業態的開發,購物中心的挖掘,目前僅僅是冰山一角。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火鍋獨特的餐飲形式,除去美食因素外,還擁有著巨大的社交潛力。臨近周末,朋友們三五成群,吃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這已經成為大量都市年輕人的休閑生活標配,購物中心如果能夠抓住這一點契機,做好針對特色火鍋業態的招商,這將是購物中心一個強力的客流發生器。
火鍋連鎖:直營和加盟是主流
由于民間基礎雄厚、市場存量巨大等因素,我們發現,方橙大數據中的5大城市10大火鍋品牌所開的門店數量,只占到整體的5.9%,這說明,在火鍋市場中,巨頭品牌并沒有完成強勢的市場壟斷,資本依然處于一個分散的姿態,在這樣一個充滿活態的市場,資本也在向此處傾斜。
餐飲行業作為一個高增長性的新型傳統消費行業,潛在的市場前進非常廣闊,再加上餐飲行業現金流回收快,并且具有經營實體,部分餐飲企業還有不少不動產,投資風險勢必小很多。
而火鍋企業由于其規模化,連鎖化,標準化程度較高等特性尤為得到風投的青睞,從***早的小肥羊到現在的呷哺呷哺等,相信隨著更多***火鍋企業的涌現,各類投資將越來越多的進入火鍋領域。
在經營方式上,連鎖規模***大的呷哺呷哺和黃記煌都以標準化、模塊化的運營專長,分別以直營和加盟兩種發展方向,快速的占據了高量的市場份額。
火鍋熱度持續增長
在大眾的通識印象中,吃火鍋通常都代表著熱火朝天的氣氛。其實,火鍋的消費熱度也印證著這一常識,從2012年到2014年的消費熱度來看,每一年的寒冬12月,火鍋的消費熱度都會攀升至同年的尖鋒位置。
數據顯示,火鍋市場的消費關注度已經保持了近5年的持續走高,分析其中的原因,不難看出,當高端餐飲受到政策影響,發展受阻時,資本和消費將會向大眾餐飲方向傾斜。
火鍋這種毛利高、可復制性強的業態,在寒冬中顯示出擴張優勢。無論通過加盟連鎖,還是自己直營的方式,不少品牌以高速擴張的態勢持續壯大。介于休閑餐與快餐這兩個龐大消費群之中,火鍋的優勢再度顯現出來,不止保持了高毛利和良好的營業額,甚至于誕生了呷哺呷哺這樣的上市企業。
并且,近年來亞洲其他地區的火鍋文化也開始涌入中國:泰式冬陰功火鍋、印度咖喱火鍋、日式豆乳火鍋、韓式年糕火鍋等紛紛以”外來的和尚會念經“的姿態加入火鍋陣營,進一步蠶食中國餐飲市場。而這種本土和外來的融合,在消費者心中加大了對于火鍋的認可度。由此,火鍋在市場關注度中的熱度持續走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50至79元價格段競爭激烈
北上廣深寧的火鍋消費數據顯示,但客單價方面,有接近50%的火鍋店處在50元至79元的區段,在這個價位中市場競爭處在一個白熱化的階段,這意味著,想要爭取到更多的用戶,就必須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更新鮮的食材和更多元的體驗和選擇。
而在超過100元的客單價區段,5座一線城市只有10%的火鍋店,其中上海作為”土豪“的代表,在所有的2700余家火鍋店中,有18%的火鍋店客單價超過了100元客單價。而在餐飲市場普遍親民的廣州,只有4.9%的火鍋店客單價越過了100元的龍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廣州的高端火鍋市場潛力巨大,有待挖掘。
牛羊主題火鍋獨領風騷
中國火鍋花樣紛呈,百鍋千味,按照地域和風味流派來劃分,傳統火鍋可分為川系火鍋、粵系火鍋和北派火鍋。
川系火鍋以川渝麻辣火鍋為代表,包括典型的四川火鍋、魚頭火鍋、串串香火鍋、重慶火鍋,是中國***主流的火鍋派系;北派以北京、內蒙古的清湯涮肉火鍋為代表,包括涮羊肉火鍋、羊蝎子火鍋等;粵系火鍋,以豬肚雞、小火鍋等為代表,包括打邊爐、粥底火鍋等;其他還有江浙的菊花火鍋、一品鍋,云貴的酸湯火鍋、菌類火鍋,以及新興的海鮮火鍋、豆撈火鍋等。
而按涮料的商品學分類,有羊肉、肥牛、魚、雞、菌類火鍋等等。根據大數據顯示,以牛羊主題的火鍋在5大城市的火鍋市場中引領風騷,占據了主流位置。
各城市口味千差萬別
在火鍋的菜品選擇上,不同區域、不同派別的火鍋和食客也有著不盡然相同的偏好。
各地人們熱衷的火鍋菜品豐富多樣,但總體上以肥牛、羊肉、鵝腸等為主。例如北京、上海、湖北、廣東、廣西,***受歡迎的火鍋菜品是肥牛;而在北方地區,如吉林、河北、內蒙古,當地人吃火鍋***愛涮羊肉;在江蘇、安徽、福建等沿海地區,蝦滑成為當地***受青睞的火鍋菜品。此外,各地吃火鍋還有極具地方特色的菜品,例如在重慶和陜西,當地人吃火鍋***愛毛肚,四川人則偏好鵝腸,甘肅人喜好黃辣丁,西藏的松茸、云南的野生菌都是當地人氣***高的火鍋菜品。
在火鍋明星菜品的評比中,肥牛、鵝腸和凍豆腐占據了排行榜的前三名,而豆皮、羔羊肉、菌菇、牛肉丸、貢丸、白菜、海帶則分列4到10位。
無辣不歡,5大城市誰***辣?
前文中提到了,在中國的西南腹地,重慶、四川等地是火鍋的重度愛好者,川系火鍋,包括典型的四川火鍋、魚頭火鍋、串串香火鍋、重慶火鍋,是中國***主流的火鍋派系,數據顯示,川系火鍋商戶數量占全國火鍋商戶總數比例接近64%,在火鍋的數據中,“辣”作為一個重點元素,怎么可以缺陣?
火鍋大數據顯示,在以辣為主題的火鍋店中,上海再次脫穎而出,以超過10%的高比例,成為了5大城市中名副其實的重口味。而深圳則以5.9%的比例在這次評比中墊底,成為了無可厚非的“小清新”。
總結
擁有上千年歷史的火鍋,如今是國內名副其實的***餐飲業態。與其他餐飲業態相比,火鍋擁有易標準化、易復制等優勢,而且國內消費者對火鍋的熱情與日增長。于是,火鍋便成為了很多投資者、創業者投身餐飲業的***品類。受到“互聯網+”等餐飲潮流的影響,市場出現了火鍋外賣、計時火鍋等新的火鍋業態。這些新型的火鍋餐廳,給火鍋市場帶來了更大的競爭壓力。在2016,火鍋或將進行一輪新的洗牌。
從大數據中,我們知道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選擇的火鍋品類和菜品都不大一樣。餐廳想要在競爭中站穩腳步,必須找準餐廳的定位,選擇好火鍋的品類,推出能獲得市場認可的菜品。火鍋的一個現象就是社交的功能尤為顯著。比起儀式感更重的西餐來講,火鍋的就餐氛圍非常融洽,能讓消費者在很放松的狀態下進餐,所以提供優質的服務也是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