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3 21:01
說到,就是用醬油燒制顏色紅潤的一種菜品,這是我們中華名族從古至今做的吃的一種發明。紅燒是一種在家里經常做的簡單的烹飪方式,以咸香為主要特色,略微帶一點甜味。用紅燒做肉是***的好吃的菜,比如紅燒肉、紅燒豆腐、紅燒雞翅等等,用紅燒做蔬菜也能讓清淡得有些乏味的飯菜變得超級好吃。有了紅燒,怒下三碗飯***不是問題。
“紅燒”對應的英文翻譯是“braised”,詞典上的描述是“在蓋上鍋蓋的平底鍋或容器內慢慢燉(燜、燴)肉”。盡管英國美國這一做法和我們很像,但是少了醬油上色的效果。
阿拉伯語更有趣,直接用“染紅”這個動詞的被動名詞“被染成紅色的”來對應“紅燒”,而詞典上這個詞的原意是“用油脂或烹調油烤(煎)肉”,顯然是更具中東特色的烹飪手法,疏離了我們“燒”的本質。
紅燒是大江南北通吃的菜,像豆腐花、月餅,乃至青團,都有甜咸之爭,然而紅燒菜肴的爭議頂多是糖放多放少,如同北京醬肘子和本幫紅燒腳圈,兩者或咸或甜,靈魂主材——醬油終歸是咸的。
紅燒離不開老抽上色和生抽調味,小時候,大人們總把上色的醬油叫“紅醬油”,調味的醬油叫“鮮醬油”,品質再高級些的鮮醬油美其名曰“宴會醬油”。
紅醬油是從“糟坊”里零拷的,裝在透明的廣口瓶里,晃一晃,紅棕色、帶光澤感、質地濃稠的醬油會掛壁,形成一小柱一小柱油滴,再慢慢淌入瓶底。這種外觀頗具誘惑性的液體致使我曾經偷喝過一口,雖然極咸不鮮,與漂亮的外觀有很大差距,但那一股好聞的醬香味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小時候的記憶里,能做成紅燒的皆是大菜。小學暑假里,外婆買來活殺草雞,傍晚時分,一只繪有紅梅的白瓷碗盛著油亮的紅燒雞被端上臺面,煸炒過的洋蔥混合雞的香氣,第二次回鍋后尤其入味。那時的草雞肉質緊實、滋味鮮香,比現在油黃、寡淡的雞湯好吃數倍,至今念念不忘。
在東瀛的魚市買回兩條大黃魚,其中一條用日式醬油做了一道中式紅燒黃魚,顏色較老抽上色的略淺,滋味卻極鮮,毫無腥氣,成就了一段難忘的美食回憶。
到了寒冬時節,蔥烤大排、無錫肉骨頭、紅燒鵝輪番上陣,無論加香蔥還是添八角、茴香,都為鐵鍋里的肉材錦上添花,按舒國治的講法,便是香醇、鮮腴。
后來,逐漸體驗到了紅燒的強大兼容性,它不僅僅是屬于牛羊豬肉、甲魚、鯽魚、河蚌、海參,甚至圈子(豬直腸)的,它還有魔法,能讓蔬菜變成饒有風味的小鮮,譬如冬天那一鍋熱氣騰騰、冒著油水、綴以青蒜葉的紅燒蘿卜,再如春天那一碟別致的紅燒時鮮貨——鮮嫩爽口的油燜筍,仿佛搖搖曳曳的輕熟女,幾分嫵媚又清新柔和。
現在再來講一下幾種紅燒菜的做法:
紅燒雞翅:雞翅***嫩滑入味,用湯汁拌飯更是十分美味。
用料:雞翅中 8個 、姜片 3片 、蔥段 3段 、八角 1個 、花椒 15粒左右 、干辣椒 3-5個 、蒜瓣 3個、醬油 適量、 鹽 適量 、糖 適量
做法:
1.把蔥段、姜片、八角、干辣椒、蒜瓣、花椒等材料準備好。
2.首先把雞翅洗干凈,放入一小勺料酒、一小勺生抽,然后腌制15分鐘。也可以在雞翅上用刀劃幾道口子,更入味哦。
3.鍋中放適量油,油熱后中,放入蔥姜蒜花椒八角干辣椒爆香。
4.放入雞翅中,把翅中的兩面煎到呈現出金黃色。
5.加入三勺醬油,和基本沒過雞翅的水,中火繼續燉煮。
6.湯汁基本收濃時,加入鹽、糖調味,出鍋撒蔥花裝飾就好啦。
紅燒豆腐 :味道有點像不麻的麻婆豆腐,下飯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用料:豆腐、雞粉、生粉、生抽、老抽、糖、豬肉、蔥、姜、豆瓣醬、蒜胡椒
做法:
1.豆腐切塊備用,豬肉末用生粉腌制,備姜末,蒜末,蔥末。
2.油熱,放入姜末,蒜末,豆瓣醬,炒香,加入肉末,炒至分離,加水,調味:胡椒,花椒粉,糖,雞粉,生抽,老抽。
3.加入豆腐,加蓋中火,約9分鐘,勾芡收汁,起鍋撒蔥花,開吃。
小貼士:
1.有豆瓣醬出場的時候,就要注意鹽分的把握。
2.豆腐本來含有大量的水分,煮一煮就好了,所以調汁的時候,水不需要太多,避免引起后勾芡還是收不了汁的尷尬。
紅燒的做法,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