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址——老字號小吃最大的難題
來源:互聯網
編輯:互聯網
2018-09-14 09:25
九門小吃的敗走讓**的發展再度成為焦點,而在政府、社會共同努力下,仍未能解決的選址開店問題,正成為困擾**小吃發展的首要瓶頸。這其中,地段與租金的矛盾似乎已成為了“不可調和”的一對矛盾。
**小吃想去哪
奶酪魏的技藝傳承人黑秀榮在日前告訴記者:“自從搬出了九門,我覺得很失落,畢竟在那里吸引了好多遠道而來想吃奶酪魏的游客,我清楚地記得一位內蒙古的游客慕名而來,在店鋪要打烊的時候趕到,我們覺得不能怠慢他,拿出**的奶酪給他。”“不管搬到哪里,我還是希望我們原九門這幾家小吃在一起,這樣有品牌效應。前門、王府井房租非常貴。” 對于新地址的要求,黑秀榮表示:“新址軟硬環境要遵循**本身的發展規律,尊重**的講究。比如說奶酪魏就用的是瓷碗。制作奶酪用的是米酒,一邊做,一邊賣,需要有足夠的空間。”

記者問及羊頭馬的動向,其相關負責人告知記者還在等政府和協會方面的消息,而月盛齋的**馬國琦目前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
餛飩侯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換了新址能踏踏實實地干,這次的事件其實讓一些‘老鄰居’心灰意冷。這一次政府牽頭,希望我們和協會、管理方之間能做好協調,不要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爆肚馮方面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我們也很無奈。現在成本壓力大,雖然我們也在努力創新,調料制作標準化、申請專利等等,但也只是維持,很難做大。這次退出九門小吃,就是管理混亂,不斷地漲價,漲管理費,我們希望這次換地能協調好,不要動不動就漲價。”
原九門小吃里面***忙碌的要屬炸糕辛了,**正忙著準備前門大街的美食節,“我在前門鮮魚口有店”。
好地方租金都很高
西城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正在努力協調此事。**的發展政府是要鼓勵的。”記者問及可否考慮大柵欄或者護國寺新天地,得到的答復是:“大柵欄是個好地方,但是需要有地兒呀。”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些北京小吃應該是和景區相聯系,西城區旅游委主任安朝暉表示:“ 我們區政府正在統一研究此事。”
北京**協會會長姜俊賢表示:“我們支持幫助搬出九門小吃的那幾家**尋新址,這些**小吃要想站住腳,必須去有氛圍的地方,比如在食品一條街的地方,這有利于小吃的發展。如果我們發現機會將推薦他們,大柵欄、鮮魚口有地兒是非常好,關鍵是租金很高。政府如果給予優惠政策**小吃方能站住腳。”
門框胡同不失為選擇
北京**協會專家劉滿來表示,對家族品牌的小吃發展很關注,從九門小吃搬出來的那些北京**小吃,他們以爆肚馮**馮廣聚為代表可稱為原門框胡同品牌小吃,包括爆肚馮、褡褳火燒、奶酪魏、羊頭馬等一共十來家,九門小吃之所以名氣很大,原因在于這些北京小吃的精華在支撐。
門框胡同是北京市西城區一條小胡同,這條胡同位于京城**的大柵欄商業區,北起廊坊頭條南至大柵欄。1949年前曾經以小吃聞名于世。今天的門框胡同頗不起眼,從前卻非常繁華,曾經有諺語提到“東四西單鼓樓前,王府井前門大柵欄,還有那小小門框胡同一線天”。
從九門小吃搬出來的北京**小吃原在大柵欄門框胡同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他們在馮老爺子帶領下逐步一家一家出來了,這些小吃走出來,為北京小吃增添了新活力,為北京小吃市場做出了新貢獻。
劉滿來認為,原九門小吃可以采取抱團的形式獨立發展,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共同投資建立公司,抱團發展,這樣可以根本改變被動經營的狀況。這些小吃從上世紀90年代發展到現在,處于資本原始積累的初期階段,他們需要得到有關方面的支持,創造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環境,早日將門框胡同一條街的建設提到日程來。這些家族品牌回到門框胡同去經營,將是如魚得水,可以說是回到了**的歸宿。
沒有了門框胡同當年一線天的繁華,大柵欄的北京風情是大大減色的。現在西城區每年出2000萬元建立**集聚區,不妨進行投資,建設發展門框胡同小吃一條街。
在門框胡同建立起來之前,這些**小吃可以去前門鮮魚口,鮮魚口的人氣商氣正在培養中,這十來家小吃會為那兒帶來勃勃生機。至于租金比較貴,相關部門要研究政策,給予支持。
這十來家小吃必須抱團發展,分散勢單力薄。抱團發展不僅為北京顧客提供方便,還為中外游客實現一站式消費提供極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