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1 17:05
“民以食為天”。長期以來,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主要行業之一,對刺激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擴大內需、安置就業、繁榮市場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等方面,都做出了積極貢獻。
如果說2014年餐飲行業的日子不好過的話,那么2015年,餐飲行業的日子將雪上加霜。種種跡象表明,餐飲業發展形式嚴峻,未來餐飲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多重因素影響餐飲業發展:
1、餐飲業面臨高成本、低利潤等現實壓力
“四高一低”是目前餐飲行業面臨的主要困境,即房租、人工、原材料、水電成本高;食品安全、消費投訴、媒體曝光風險高;門店銷售難增長,利潤水平持續低。
1)房租十年來上漲近4-5倍
有媒體調查顯示,有些企業門店的續租租金上漲達100%甚至更高。一般餐飲企業房租金有些都占到營收的40%到50%,經營非常難。
2)原材料、人工成本加速上升
2012年,食材普遍上漲20%,如牛肉原來50元/公斤,現在已漲到60多元。羊肉去年每公斤不到40元,現在接近50元。人工工資約占收入的2成。2008年全國餐飲業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1500元。
現在全國餐飲業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3000元以上,工資增速較快,將近翻了一番。
3)水電能源、刷卡費用受行業“歧視”
中國餐飲百強南京大惠介紹,餐飲業與工業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但水電氣價格比工廠卻高一大截。如水價每噸高0.7元,電價每度高0.165元。不同行業的刷卡手續費率更是不同。餐飲業凈利潤不到10%,但刷卡手續費就達2%(現在降到1.25%),在各行業中。銀行人士證實,餐飲業刷卡手續費率甚至比房地產、零售等其他行業高一倍,與珠寶等***品行業的費率相當。這意味著,刷卡手續費將吞噬掉餐飲業15%的利潤。南京一家大餐館,一年刷卡手續費就交了近400萬元。這些無形中增加了餐飲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了利潤。盡管2013年餐飲刷卡手續費下調,但費率還是高于其他行業。
2、政策因素對餐飲行業發展的影響不容忽視
餐飲業進入“微利”期,倒閉的中小餐飲企業一家接一家。“八項規定”出臺后,反奢靡之風刷新了餐飲業,加速了餐飲業轉型的到來。
3、食品安全問題將繼續影響餐飲行業
近年來,餐飲業食品安全事件不斷出現,“地溝油”、“人造魚翅”、“化學火鍋”、“毒餐盒”、“麥樂雞”等問題再次將餐飲食品安全推向風口浪尖。全國餐飲業將發布食品安全“國標”。該標準將覆蓋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甜品站,還包括食堂、中央廚房等集體就餐、送餐單位等。
2014年全國餐飲業陷入低谷,受影響的是中等規模企業,品牌店不再一枝獨秀,特色餐飲正與之分庭抗禮。面對門庭冷落車馬稀,經營業績下滑的境況,眾多高端餐飲企業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走起了親民路線。
未來餐飲業一定會出現更加明顯的分層次消費。各種菜肴大雜燴,公務、商務、家庭消費通吃的餐館,將被特色鮮明的品牌餐館代替。定位不同的人群的特色餐飲業態將應運而生,實現持續發展。與此同時,實力較強的大型餐飲企業可能將投資觸角伸向其他領域,涉足如經濟型酒店、旅游、園林等,實行多元化經營。規模化、標準化成為大型連鎖店的發展方向和控制成本的不二法寶。
餐飲業是我國較早放的行業。國際知名餐飲企業的不斷涌進,對我國餐飲業的經營理念、服務質量標準、文化氛圍、飲食結構、從業人員素質要求等產生了深刻影響。可以預見,未來我國餐飲行業競爭局面激烈仍將維持。
國內餐飲產業由于走出國門、跨國經營的企業還不多,中餐在海外發展的主要顧客群還是華人華僑,中餐也是當今世界華人經濟的支柱行業之一。但由于中餐要求品種多,烹制工藝各異,季節變換對飲食產生不同要求,故中餐無法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標準化、工廠化,所以其“走出去”之路就顯得步履艱難。
經歷30余年的發展與市場競爭,我國餐飲業發展已經進入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模式連鎖化和行業發展產業化的新階段,行業的發展勢頭強勁。據《中國餐飲行業月度市場監測分析報告前瞻》部分數據顯示,截止2011年8月,我國餐飲業實現銷售收入12923億元,同比增長16.3%。
餐飲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市場大、增長快、影響廣、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特點而廣受重視,也是發達國家輸出資本、品牌和文化的重要載體。各路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介入,更是助長了這一趨勢。
[摘要]大部分的人毫無疑問都是有吃過鹵菜吧,它是對如今日常生活而言很方便快捷的一種美食。好巴司鹵菜加盟店是在鹵菜界十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