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09 19:52
“一次路遇癟三搶她的手提包,爭奪了好一回沒有被奪去,又一次癟三搶她手里的小饅頭,一半落地,一半她仍拿了回來”引自胡蘭成對張愛玲的記載,其中文中的小饅頭說得就是生煎,作家張愛玲也是一個真正的美食家,2009年她的生日派對就以她的小說中提到的菜,來制作的宴會。其中《 桂花蒸》的兩道點心之一就是生煎饅頭,可見生煎真是她的心頭好啊。
張愛玲1920年出生在上海,上海也是在這一年有了生煎,《 福布斯 》全球不可錯過的美食中收錄了生煎,“上海以它的街邊攤著稱,而尤其有名的要數生煎包了?!鄙虾H讼矚g稱生煎為“生煎饅頭”,多少年來上海人已經形成了一大早起來派對買生煎的習慣。在上海,開水間的隔壁開辟一個小店面,一口鑄鐵平底鍋,一個柏油桶改制的爐子,一張張長條形的臺板,這就可以開張賣生煎了,或者在老上海們常去聽書,品茶,談買賣的茶樓也是生煎的大賣家。生煎店在離上海很近的蘇州也很常見,在蘇州有一家啞巴生煎,相傳是一個啞巴開的,所以才得以得名。在臺北,兩口平底鍋一個路邊攤位在賣著鮮肉包的同時還賣菜肉包,用耗油代替了原本的醬油。在香港的上海餐廳或者海外的部分中國料理店也可以找到生煎的身影。
在上海,生煎饅頭的一般用豬肉做餡料,一些成熟的商店還開發了雞肉、蝦和螃蟹餡料。生煎通常分兩派:”蘇北做法的混水生煎”派:本地做法的“清水生煎”派,所謂區別,就是前者餡料里加了皮凍以增加湯汁。食評作家沈宏非喜歡吃的上海小吃就是生煎包,“淮揚湯包和上海生煎包的美味,更有賴豬皮凍在餡料里的無私奉獻。由于肉皮凍的密度質量大、熔點高,包子熟后,面粉和其他餡料一方面吸收了豬皮的部分膠質,同時又在包腔內釀成了醇厚的湯汁?!?/p>
上海哪里的生煎吃?老上海們說在巷子里的攤子上現煎現賣的吃,皮薄,餡大,醬汁新鮮,底部金黃酥脆。老上海吃生煎講究這個“底”,說是“底部厚實但是一口咬下去酥脆,細品以后非常柔軟,這種口感是的。” 生煎怎么吃吃?行家們一定會告訴你千萬不要把里面的湯倒掉,像這句順口溜所說:“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后喝湯。”小心咬開白色的面皮,吸掉濃而燙的湯汁,再蘸著鎮江醋或上海米醋吃 。 美食家蔡瀾先生描述他吃生煎的體會:“包子的塊頭很大,有香港叉燒包的大小,一口咬了,汁噴出,從來沒吃過那么多湯的,皮非常脆,不會被浸的發軟,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生煎的餡很美味?!?br> 在一家商場里看到了小楊生煎。店面不大,生煎灶臺就設在門口,隔著玻璃窗看著灶師傅將小饅頭樣的在平底鍋一排一排的放好,操作手法非常嫻熟,等到生煎的白色底部逐漸變為金黃色,再撒上準備好的蔥花和黑芝麻。光看賣相心就酥酥得,端回去心急火燎的咬一口,吸溜一口滾燙肉湯,肉餡鮮嫩,饅頭噴香。
現在的上海生煎和原來的不太一樣。由一兩四個變成了一兩一個,食評作家沈宏非說“以前上海的生煎因為汁水太少,所以后來為了討好顧客,演變成湯包?!币虼瞬簧倮鲜晨瓦€是更喜愛原來的生煎。食神江禮旸說:“生煎包,那發酵的,皮子蓬松,里面只有少許湯而沒有油,底板煎得黃黃的(但不能焦),個頭小小的,可以一口一只的,上面有芝麻也有蔥花的,這才是五、六十年前,我們聞之可以口水暗流的上海生煎?!?br> 生煎是上海作家筆下的常見的食物。王安憶在《驕傲的皮匠》中寫道:“銅匠去了小菜場,補絲襪的女人回家里去,老虎灶關掉一個,那一家生煎包子鋪歸進區飲食公司,重新掛牌為合作食堂?!边€有嚴歌苓在《寄居者》里寫道:“顧媽進來,不知從哪里端出四個生煎饅頭,還是熱的。她總是背著凱瑟琳給我一口兩口好吃的,似乎這個小繼母真的是傳統戲劇里的后媽?!苯鹩畛蜗壬凇斗被ā分袑懙溃骸鞍毰c雪芝,目送大家離開,并肩走了一段,曹家渡車水馬龍,擁擠熱鬧,對面飲食店,通宵賣生煎,雞鴨血湯,燈光耀眼?!?br> 是保留著老上海裝修感覺的店,明亮簡單,里面有不少白發夫妻,他們點上兩個生煎,老人們顫顫巍巍的用筷子夾起生煎細細品嘗,不時說兩句家常,吃不掉了就問跑堂阿姨討牛皮紙袋帶走。這就是年代感的味道,生煎的味道,也是老上海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