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08 17:31
生煎又稱生煎包子、生煎饅頭,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特色傳統(tǒng)小吃,廣受國人喜愛,材料有面粉、芝麻、蔥花、豬肉、肉皮凍等。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后,上海飲食業(yè)有了生煎的專營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玉米、薺菜、蝦仁等多種品種。
在生煎品牌中,上海小楊生煎可以說是的生煎品牌之一了,那么就會有很多人會想知道,這個小楊生煎是怎么做的,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美味的小楊生煎究竟是怎么做出來的。
上海小楊生煎包的做法如下:
原料:面粉、芝麻、蔥花、豬肉、肉皮凍等。
做法:以發(fā)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豬夾心肉末和肉皮凍加香油等多種調(diào)料作成餡心。包捏好的饅頭尖上還要蘸上蔥花和芝麻,表層刷上素油,放入油鍋中煎熟。
小楊生煎配方:(制40只) 上白面粉450克、酵種75克、凈豬五花肉500克、豬皮凍200克、醬油50克、紹酒15克、綿白糖20克、味精1克、芝麻25克、姜10克、香蔥500克、食堿7.5克、芝麻油15克、花生油175克。
具體步驟:
1、準備面皮。將面粉(400克)放在案板上(其余作撲面),中間扒窩,加入200克40~60℃熱水,將酵種撒碎放進,揉成面團,用雙層布蓋好。約2小時后,見面團膨脹發(fā)起,將中間扒開,倒進堿水,揉至面團光滑柔潤,搓成長條,摘成面劑40只,在面劑上淋上花生油(25克),拌一下,逐只撳成直徑6、7厘米的圓面皮。
2、準備餡心。姜和香蔥分別切成末;將豬肉洗凈,剁成肉茸,放入盆中,加醬油、味精、綿白糖、紹酒、姜末和蔥末(15克)攪拌。過片刻,加清水150克繼續(xù)攪拌,再放入攪好的豬皮凍末、芝麻油攪勻上勁,制成餡心。
3、制作包坯。面皮放在左手中,將餡心(20克)放入皮子中間,用右手拇、食指捏著面皮轉(zhuǎn)捏折紋,收口后在頂部逐只沾上芝麻和蔥末,成生包坯。
4、煎制。把平底鍋置爐火上燒熱,倒入花生油(50克)滑光鍋面,將生包坯由外向里逐圓擺滿。然后,加清水約500克,蓋上鍋蓋,燜至水分基本收干,揭去蓋,倒入花生油(100克),加蓋轉(zhuǎn)動平鍋,煎約2分鐘,揭蓋見包子鼓起,無水氣,包底金黃光亮,撒上芝麻和蔥花,即成。
制作技巧:生煎有講究,須用平底鍋,略抹一層油,將生煎整整齊齊地擺好(褶子向下),要一個挨一個,煎時應均勻地灑上一些水,用有小嘴的水壺灑水,以灑在縫隙處,使之滲入平鍋底部為好。蓋上鍋蓋,煎烙二三分鐘后,再灑一次水。再煎烙二三分鐘,再灑水一次。此時可淋油少許。約五分鐘后即可食用。用鐵鏟取出時,以五六個連在一起,底部呈金黃色,周邊及上部稍軟,熱氣騰騰,為。食時,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真是一美好享受也。
以上就是上海小楊生煎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嗎?小楊生煎形態(tài)飽滿,上半部有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松軟適口,下半部包底金黃脆香;餡心鮮嫩適口,醬香濃郁,越吃越香。“皮薄”、“肉鮮”、“湯多”,才是標準的上好生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