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7-03 09:37
當前,中國酒水行業異常混亂,白酒行業的一個個突發事件使得白酒行業暫時進入低谷,而對于國產葡萄酒來說本來應該說是一個發展的好時間。但是,隨著進口紅酒的大量涌入中國酒水市場,國產葡萄酒的競爭力弱,使得國產葡萄酒的優勢在逐漸消失。
現在,紅酒正在席卷整個社會,從時尚消費到健康飲酒,從華麗品到大眾消費品,紅酒無處不在。在這進口紅酒氣勢洶洶的打入中國酒水市場上時,有人要問了,中國同樣是個葡萄酒消費大國,同樣有著優質的葡萄酒產區,同樣有著王朝、張裕、長城等知名品牌,為什么中國消費者卻要舍棄國產葡萄酒而對進口葡萄酒青睞有加呢?據了解,消費者的心理制約著國產葡萄酒的關鍵所在。
消費者的心理決定著品牌的選擇。自上世紀初,國人都有著一種觀念,那就是進口的都是好東西,這種消費觀念成為國內消費者購買進口葡萄酒而不買國產葡萄酒的一大因素。在國人的眼中,國外的釀酒葡萄品種與眾不同,葡萄酒90%的風味決定于葡萄酒的品種,進口葡萄酒葡萄基地不論是地域、氣候還是土壤都是具有天然的優勢,所以釀造出的葡萄酒品質和口感都很好。初次以外,人們長期形成的品牌觀念是不容易改變的。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消費者之間的攀比心理,比如說某人在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酒是哪國的哪個知名品牌。可見國人“精神世界”匱乏到需要一瓶酒的品牌來支撐,這種現象國內相當普遍,正是由于這種消費者心理的存在,使得進口葡萄酒的銷量大增。
再者就是消費者缺乏辨別能力。這就是廣大消費者的跟風心理導致的,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消費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但是由于長期的相關知識的匱乏,同時又想消費該類產品,自己又不懂,所以只能跟著別人走,別人選擇什么樣的品牌,自己就跟著選擇什么品牌。進口葡萄酒的品牌、種類很多也很雜,對于普通家庭消費者來說,這么多款酒,不免會讓其眼花繚亂,有的甚至連年份、產區這些簡單的標識都不知,只是看著名人在喝什么酒,就買哪些酒,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好不好。
葡萄酒走進人們日常生活中相對于白酒行業晚很多,收入落后的地區有些消費者甚至一生也沒見過進口葡萄酒,何談對葡萄酒的鑒別、品嘗以及葡萄酒知識的普及。所以,保守的說,國內7成以下的葡萄酒消費者,只知道喝葡萄酒比白酒好。如此一來,喝酒的人多了,受其影響的人也多了。
不同的消費者追求也不同。在西方人看來,一家一家四口圍坐餐桌前,喝著葡萄酒,吃著披薩,享受一家其樂融融時候。國內不少的80后年輕人以葡萄酒為時尚,,90后將葡萄酒視為宣泄的媒介,白酒行業對他們就沒有什么吸引力。如今的80后、90后打著時尚、自由的口號,什么新奇我追求什么,什么有特點,我追求什么。進口酒的追逐、“崇洋媚外”的虛榮心態,在這些年輕人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襯托出年輕一代追求時尚的潮流。反觀中年以上的消費者,他們追求健康、高雅進口葡萄酒是“舶來品”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很多人在喝葡萄酒的時候都是希望能喝到原產地的葡萄酒。種種的因素使得進口葡萄酒順利的敲開了中國酒水市場的大門。
不得不承認,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近乎就沒什么優勢可言。這里邊有著消費者心理作用的因素,還有國產葡萄酒行業自身的問題,這種種的因素就是制約國產葡萄酒消費的重要因素。國產葡萄酒要想在國內酒水行業占據一席之地,就要不斷的改善葡萄酒行業的假冒偽劣產品,增加消費者對國產葡萄酒的信任度,在這就是傳播國產葡萄酒文化,改變消費者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