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2:58
餐飲行業發展經營模式知多少?餐飲行業的發展經營模式也處于不斷的變化當中,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尋找出一些規律來,從而可以總結出餐飲行業的餐飲發展趨勢。只有通過對餐飲行業的及時研究,餐飲加盟商們才能做出相應的調整方案!
1、食品安全成為***要素
我當初為什么力挺黃太吉,就因為看到他的誠意,用***好的原料,用心地去做健康安全的食品。伴隨餐飲行業數字化、互聯網化,社交化進程,食材可溯源,制作可監督,安全可把控、體驗可分享,安全不再是靠政府監督,媒體監督、而是全民監督。
可見食品安全才是一個品牌能否走得長遠的基因,那些整天跟我糾纏好吃的人,你們就算了吧,街邊攤好吃、蒼蠅館子好吃、口味餐廳好吃,卻永遠也做不大。
六六撕逼京東事件既可以看做是個偶然,也是必然。中產階級的大規模誕生,公民維權意識普遍覺醒,而透過自媒體、社交網絡產生的共振效應絕不亞于傳統媒體的報道,對品牌的殺傷力也絕不容忽視。
2015年9月新的食品安全法誕生,對于食品衛生引發事故的企業,可以處以三十倍的罰款,甚至經營者將被終身禁止進入餐飲食品行業。
所以,先別談你的偉大商業模式,先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是***。
2、餐飲O2O是趨勢,但表現形式多樣化,絕不僅僅是做了外賣
平臺級餐飲O2O暫時跑馬圈地結束,以餓了么、美團、百度、大眾點評、零號線等各種全國平臺級O2O公司已經大規模進入到血拼階段,早中晚餐、CBD和社區、企業和個人都被廣泛覆蓋。
另一方面,廚師上門、類似金百萬智能餐廳、智能鍋、三全鮮食、格力云柜等多種形式的解決方案仍將百花齊放。
在奕宏看來,餐飲O2O不是什么線上到線下,而是運用一切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來創造用戶的***用戶體驗,因此從形式上沒有定法。
只要我們是為了解決目標人群在餐飲上的各種痛點,創造癢點和爽點,都可以是O2O。(詳見《餐飲互聯網+,究竟怎么+》)
另一方面,餐飲行業的人群、需求太復雜了,又受制于地理位置、配送半徑限制,所以不用擔心,只要你瞄準一個細分人群,做好***產品和***體驗,各自占地為王完全可能。
3、標準化、去廚師化、去服務員化
中餐沒做大,不是因為沒人喜歡吃,而是無法標準化。沒有標準化,又如何批量化?
只有標準化,才能去廚師化。餐飲行業發展經營模式知多少?只要餐廳的出品受制于廚師,生意永遠做不大。
肯德基、麥當勞能夠成為餐飲業巨人,和他的產品標準化完全分不開。
去服務員化,尤其是快餐,用服務員毫無意義,忙亂的時候服務員跟不上,造成用戶消費體驗極差,還不如不用服務員。餐飲行業發展經營模式知多少?去過宜家餐廳的都知道,自助式服務貫穿宜家用餐全流程,消費者完全自助,其實肯德基、麥當勞也是如此,除了“歡迎光臨”,服務員***主要的工作就是打掃衛生,保持清潔明亮的用餐環境。
去服務員不是不用服務員,而是大規模減少服務員,只讓服務員做顧客不能做的事情。
這三樣任何一樣做到了,在未來復制的過程中就會大大降低管理成本。
4、挖掘傳統美食、傳統小吃,提檔升級
都說餐飲業要尋根,那么什么是根?很多專業大拿喜歡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我認為中國餐飲業的根就是那些傳承百年的傳統小吃、傳統名菜。他們能夠傳承百年,足以見其很強的生命力,但是因為消費者發生了變化,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變革,有些老字號,老品牌,老做法,老經驗失靈了,落伍了。
我們得重新認知今天的消費者,重新定義產品、重新洞察消費者、重構業態和重建消費場景,才能滿足今天以及未來消費者的需求。
5、東南亞餐廳流行與時尚化
隨著每年新增海外游客數據的大幅增加,我們可以看到日韓、港澳臺、印度菜、泰國菜、越南菜等東南亞系美食在國內越來越受歡迎,如果你的客戶是新一代的消費者,他們對這類餐飲的接受度一定很高。
但是在這里要提示風險,這類的產品有點類似服裝業的快時尚,而且很容易被市場跟風,一夜之間你會看到家家都做韓式年糕火鍋、港式甜品,如果你沒有在食材上做好門檻,在品牌上做好定位,在文化上深度挖掘,很容易起的快,倒得快。
6、娛樂化
燒烤越來越像酒吧,咖啡館越來越像公園,火鍋店越來越接近夜場,賣海鮮、賣鐵板燒的顏值要高,還要會跳舞,陛下,臣妾實在是做不到啊。
可是這恐怕是未來餐飲業的趨勢,能不能一起好好玩耍,可能就是90后,2000后能不能接受你的核心。
全球酸辣粉女王王辣辣的清邁店就是因為有一個好玩的老板帶著一群好玩的員工,一起像游戲一般就把餐廳玩起來了,***近她又集合了一大波動漫、文化、娛樂、餐飲、地產、數據、運營等等方面的人才,開啟了她重構新商業的娛樂化進程。
未來餐飲業必是娛樂業,因為所有行業都將是娛樂業。
7、社交化
餐廳是線下***密集、***主要的社交場所。只是我們過去的餐飲經營者一方面是受制于技術條件,另一方面是沒有真正思考過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缺乏互聯網思維。
成都有個單行線酒吧,主打就是單身男女社交,酒吧會策劃各種活動,也會幫助顧客與顧客之間建立社交連接。(那還是在沒有社交網絡、社交平臺的時代。)
如今諸如像失控俱樂部會員企業:迷尚豆撈的老板約飯、南京意大利那波利的兒童西餐禮儀沙龍、四川辣么牛火鍋的現場互動,這一切都是餐飲人在社交化上的初探。
8、品牌化、粉絲化、數據化
三者缺一不可,這三架馬車才是真正餐飲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核心。
沒有品牌,餐飲企業將淪為房地產商、餐飲O2O平臺的血汗工廠;沒有粉絲,品牌沒有溫度、沒有情感、沒有支持者,就只能靠老板單槍匹馬作戰;沒有數據,一切只能憑經驗干活,決策風險巨大。
總之,餐飲業門檻是越來越高,再也不是把菜燒好吃就OK了。對餐飲發展趨勢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千萬別盲目進入這個領域,要做好精心的準備。
而以上的八個餐飲發展趨勢,你先思考一下,在你的資源和優勢里占據了那幾條?你再決定是否進入這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