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2:57
王品集團在臺灣和大陸一共有400多家店,15個品牌,其中大陸有5個品牌,130多家店。2015年,王品在西餐和日料品類相對飽和之際,又開發了中餐品牌——鵝夫人,是典型的多品牌戰略。
是什么支撐了如此龐大的多品牌戰略?每一次開店背后的邏輯又是什么?***次,王品董事長陳正輝親授秘笈,一招一式,詳細拆解。
秘笈一
關于開店:縮小規模,提高營收比
陳正輝建議餐飲老板應該把規模縮小,把面積縮小。因為營收比是很重要的一個概念。
1、“八折開店法”
當一個品牌進入成熟市場的時候,這個品牌的預期市場規模需要縮小。
陳正輝說,假設王品這個品牌,原來布局目標一百家店,但是目前經濟環境下可能只有80家。那我們再打8折,64家店。
“因為沒有辦法預測未來市場變化,所以預留20%的空間,讓每一家店可以活下來,即便市場變化,活力也不會受到影響。”
2、控制TOP10菜單
王品每個菜單有三十幾道菜,但是真正點單率高的,也就二十幾道。菜單做得豐富,可以讓消費者覺得菜品更豐富。但是,還要在點餐頻率高的菜品上加強管理,進行菜單優化,把相應的人力降下來。
比如“鵝夫人”,他們當然希望菜單減少,就只有50道菜,但要控制50道菜也不簡單。
所以,他們設計了1個明星產品,9個招牌菜,希望這10個菜的點餐率能達到70%。
控制了70%,無形中就控制了毛利,控制了過程。控制好這70%,其他沒有管好,影響也不是很大。
3、開一家還是兩家?先財務試算
規模縮小了,還要繼續進行“財務試算”。
比如,客人哪里來的?多開一家店分流15%,開兩家店分流5%,哪個獲利更高?這個需要財務試算。如果開一家店獲利比兩家獲利多,就不需要開第二家了。
還得通過工具優化運營部門,把人力從10個變8個,8個變7個。透過設備優化,器皿的優化,生產流程優化讓人工下降。也就是說,工作量沒有增加,但人是減少的。
秘笈二
關于布局:限城市,降低進入成本
目前,王品已經進入大陸37個城市。2016年,王品的戰略是不進入新城市,而是只在這37個城市發展多品牌。
“概念非常簡單,這37個城市我們經過測試以后,發現占了中國GDP的52%。”陳正輝說,王品拿下這37個城市,就等于拿下一半的中國市場。
針對這37個城市,王品提出了一個口號,“區域市場多品牌”。假如西安,已進了一個品牌,將來第二個、第三個品牌……再進入西安的這個市場失敗率更低。當你有一個團隊和品牌在那里,你會越來越熟悉那里的市場,你的物流更容易配送,管理程度大幅度下降。
“你原來的品牌沒有很大幅度的增長,企業未來需要更大的成長動力,需要新的品牌支撐這個戰略,所以,將來我們的品牌會一直開發出去,新開發的品牌是增加,在已開發城市里面開新品牌失敗率是***低的。”
秘笈三
關于管理:前臺不同的產品,后臺一樣的管理模式
王品有15個品牌,其中大陸有5個。為什么要開設這么多品牌?
陳正輝說,王品多品牌背后的邏輯就是:“前臺不同的產品,后臺一模一樣的管理模式。”多品牌沒有關聯度是***辛苦的,而王品的多品牌,全是單一價格套餐,價格全國統一,而且都是套餐模式;雖然產品品類有西餐、日本料理,但不同的東西,后臺的管理模式是一模一樣的。這樣有一個好處,就管理簡單化。隨之而來的是,人才訓練簡單化,財務管理簡單化。
陳正輝說,他們想用一種模式管理不同的餐飲品牌。因為統一模式下,多品牌容易管理、降庫存,穩品質。
秘笈四
關于數據應用:在區域城市里,發現關聯業態的價值
除了鎖定市場,降低管理成本,王品還通過數據分析,找到關聯關系。
陳正輝舉例說,現在王品在大陸總共有130多家店,這當中產生的一些數據足夠讓他們去分析,在這個城市還可以開幾家店,預估出營業是多少。
甚至慢慢進入,模擬出跟品牌有關系的東西。“比如,我們發覺必勝客的店數跟我們有關聯,因為都是西餐,我們發現三家必勝客可以養一家王品,我們發現優衣庫、ZARA也跟我們有關系,他們生意好我們生意也好。”所以,王品分析到不同業態的數據與他們的關系,這里面有一個客層階級的關聯作用,這些也是他們調研資料的強化。
對話
記者:王品在日本料理、西餐品類上做了14個品牌,為什么開始做中餐?
陳正輝:其實王品在拓展處女市場。王品在日本料理、西餐品類上做了14個品牌,再做大的空間有限,所以目前轉向發展中餐。而且,這一次,王品不是憑老板的敏感度和嗅覺,而是倒過來,從市場端來創新品牌。
記者:王品集團現在規模400多家店,要接入新的中餐市場應該怎么做?
陳正輝:這其中要考慮的有兩點:① 規模,一個上市公司做新品牌,規模不能是覆蓋小的品類。② 必須和王品的核心競爭力有關聯,這樣成功率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