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4 18:31
人為什么要吃米飯呢?難道是燜面、燴面、冷面、拌面、油潑面、刀削面、炸醬面、擔擔面不好吃了?反正,龍蝦君是說什么也要做一個食遍天下面的食面星人!
一說到面,就自然要提在Watertown的家鄉味了。每次都能在各種菜品中尋到地道的家鄉風味,縈繞心頭的思鄉情懷也這才收斂了點。這兒的面更是要用無敵好吃來形容,保準讓你對染上欲罷不能的嘴癮。做面條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和面,揉面,醒面,再揉面,搟面餅,切面,甩面,這后一步甩面我始終都沒學會。全套步驟只有一氣呵成,這后的甩面才能成功,面條又細又長,根根分明,直接下滾水煮熟。
正是因為面條又細又長的特點,才有了逢七必吃面的習俗。用這長長的面條來拴住歲月的“腿腳”,大人小孩和老人都能安康長壽。聽上去好像可笑至極,但是平常人的日子正是有了這些美好的寓意才更顯生機。
手搟面考驗的不僅是手藝,還有面粉本身,好的面粉才能做出好的手搟面,煮出來之后便可見分曉。面不能糟,要根根清晰。當然,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自己搟面條了。太麻煩太忙,總之,有現成的當然啦!
去年年底集室上新了郝凈的生態時蔬面,大家終于找到靠譜又好吃的成品面條了。生態時蔬面,全部使用生態食材制作而成跟著季節走,使用生態種植的時令蔬菜制作成放心面條,不僅養眼養胃,更重要的是讓吃的人滿心感恩與歡喜。
這一碗誘人食欲的紅燒牛肉面簡直刷新了龍蝦君對這五個字的認識,再也不用和泡面相依為命了!這兒的紅燒牛肉面湯色紅亮口味醇厚,酥爛的牛肉透著鮮香,在這樣的初秋季節食用再好不過啦。
有特色的是這兒手扯的寬面,筋道十足的口感***甩機器壓制而成的面條好幾十條街。
再來是具有異域風味的新疆過油肉拌面。長長的寬面像惡作劇的孩子,越是看你為夾不斷的面條急得焦頭爛額他就越是高興。但這何嘗不是這道菜的特色呢?
油與羊肉的結合充滿著原始的欲望在大火加熱的鍋中迸發,柿子椒的清甜化為湯汁在嘴里放縱,看到此刻的你請別再壓抑自己,和龍蝦君一起讓口水盡情得流淌吧。
沙茶面的妙處在于它用沙茶醬制作的湯頭。沙茶醬本身就集齊蝦干、魚干、蔥頭、蒜頭和老姜等十幾種食材于一身,滋味濃厚的面湯口感那是說來就來。
師傅手工制作的細面更是和市面上的不一樣,湯汁能更深得沁入面條,帶來更有嚼勁的口感。再抓幾撮黑木耳,幾片炸豆腐和少許牛肉片加以輔佐,后淋上色澤紅黃的湯汁就能開動了。
看上去清爽開胃的菜其實都是擅長變臉的戲子。麻辣拌面就是的例子!在攪拌后,鮮紅的辣油和細面融為一體,后勁十足的麻辣口感讓人對它刮目相看。
豆芽、黃瓜和胡蘿卜的清口中和了面的油膩,脆生生的花生粒穿插在口中更是帶感。再加上有著點睛之筆作用的豆瓣醬均勻攪拌,一碗讓人魂牽夢縈的麻辣拌面就新鮮出爐啦。
除了讓味蕾上癮的面食之外,也不能小瞧家鄉味的其他菜色。吃遍大街小巷龍蝦君可謂是見多不怪了,可這炸得如此皮薄肉嫩的椒鹽魷魚龍蝦君還是頭一回吃到。
椒鹽的咸香裹著金黃的魷魚,嘎蹦嘎蹦的聲音在耳邊回蕩,龍蝦君頓時產生了一種在吃韓國魷魚薯片的趕腳。
秋風乍暖寒意濃,孜然羊肉暖融融。別看羊肉的外表雖是干香,但內里卻是鮮嫩多汁,再撒上提味的孜然粉燒的焦黑,一塊塊嚼勁十足的“羊肉干”再次帶你穿越到新疆的高山河湖。
其實在尋找家鄉味的路途中,代表各地特色的往往都不是什么大菜,一碗普普通通的面條就足以訴說來自五湖四海的故事。
這就是家鄉味所傳遞的在簡單中追求不簡單的美食精神。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是幢冒著炊煙的煙囪,是母親怕燙為你扇去熱氣的藤扇,也是每晚問著“媽,今晚吃什么”的你。這,才是真正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