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3 15:52
這兩天,被刷屏多的就是“疫苗事件”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想必不用多說。目前,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光明日報等官媒相繼就該事件發表痛批。事件引發了無數網友的憤怒。而作為一個專注于餐飲的媒體平臺,我們想說的是:
①做企業就是做良心 ,注射進身體的、吃進嘴里的,都是堅決不能馬虎的。一個貪念,毀掉的是無數個家庭的未來。
②雖然事件發生在醫療領域,但作為餐飲人,依然要提高警醒。“安全”二字牢記在心。行業涉及的安全元素很多,而食品安全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我們需要日日警醒的底線。
餐飲的 “安全”如何真正落實?
老板先做好企業才能好
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老板的思想和行為也會無意中傳遞給員工,因此,重要的、原則性的問題不能大意,不能妥協。
:老板捫心自問,做餐飲到底懂不懂安全常識?我們的菜品自己和家人吃不吃?餐飲是良心事業,把自己化身為顧客,來反思和審視,這是每個企業想要長存的必備心態。
第二:有沒有把食品安全放在比賺錢還重要的位置?餐飲市場風云變幻,每天都面臨著誘惑,特別是這幾年,很多新興的事物沖擊著餐飲人的內心。很多人看見別人賺錢了,也想提高利潤。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食品安全是紅線,應該高于一切。
建立適合企業的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作為實體餐廳,要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5T也好6T也罷,要讓制度成為常態。很多餐廳甚至成立食品安全質檢團隊,專人管控。這些都值得鼓勵。
有些餐廳老板,自身的警戒線不夠高,甚至不肯拿出專門的成本投入到監管中,覺得多此一舉浪費錢。這些“短擇”的想法,也許能省了眼前的錢,卻埋下了大隱患。從老板到員工,定期培訓食品安全知識,通過日常行為的引導,讓員工有食品安全理念,真正明白重要性。
當然,責任明確到人也很重要。有培訓,有指導,有檢查,有獎懲。
從研發到采購到加工 排除不必要的隱患
餐飲是九業合一的閉環鏈條,食品安全也不只是后廚衛生管理好就行。很多人說要從采購源頭抓起,實際上,從菜品研發就應該重視:
不熟悉的產品、新奇特的食材,盡量要少碰觸。如果研發中必須要加入,也一定搞清楚其食品屬性。很多研發所謂的“創意菜”、“特色菜”,就存在這樣那樣的隱患。
采購方面,選擇大的、有規模、有正規手續的供貨商。做餐飲是長久之事,顧客也不傻,你坦誠相對,才能賺得坦蕩錢。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菜品盡量自己烹飪,盡量少外購熟食,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好辦法。越是分散生產、越是中間環節冗雜,就約容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
力爭做到0庫存。只要有庫存,就可能存在安全隱患。0庫存在幾年前,聽起來像是奇跡,然而現在很多餐廳都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接近甚至實現了0庫存。
優化利潤模式 減少以次充好
法律的約束也好、道德的說教也罷,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食品安全事故,都與利潤有直接關系。也就是說,食品安全已經凌駕于利益之上了。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話題:一方面,我們都希望杜絕這些隱患;另一方面,餐飲進入微利時代,“三高一低”現象持續困擾從業者,很多人為了利益,會放棄自己的操守,即便知道以次充好有風險,也要鋌而走險。
所以,餐飲的立足核心,是要優化利潤模式,以此提高利潤,而不是放棄食材成本、采購成本來獲取利潤。比如通過設備的升級,提高人效;通過操作動線的合理設計,提高各崗位之間的配合效率;通過菜品結構的優化,降低不必要的耗損……
愿全天下的餐飲老板,都能遠離安全事故,平安經營,健康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