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2 16:12
人們對咖啡初始的認識或許是商務人士拿著文件和資料到樓下的咖啡廳完成工作或者是進行工作交流。而隨著星巴克逐漸提出“第三空間”這一概念,咖啡廳成了人們的休閑好去處。
現在的咖啡行業各個咖啡品牌也逐漸從“賣咖啡”到現在“賣服務”“賣體驗”。
咖啡廳變身“美拍店”,一些咖啡店也滿足年輕女性所需,開辟出專門區域供客人拍照,而這些頻繁出現在微博、朋友圈中的照片,也讓這些店鋪迅速變身為“網紅打卡地”。
成都環球中心的“成都網紅店”,整個店約有3000平米,近一半面積都是供顧客拍照的區域,各種充滿少女心的布置。不僅有裝滿波波球的水池,還有一大片戶外草坪,草坪四周同樣是五顏六色的裝飾墻。不僅如此,店內還有專供顧客拍照的道具和服裝租賃。到店的顧客80%都是90后,而且大部分是女生。
目前,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的影響基本上是全面的,但很多服務需要現場體驗才能充分實現。營銷模式的變化反映了消費變化帶來的服務的調整與創新。另一方面,這種咖啡業務與照相業務的跨界也反映了產業融合的趨勢。它為傳統的主營業務創造了新的價值,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元素融入其中。
不能因為這種模式很火就盲目復制。模式可以借鑒,更重要的是及時把握和引導顧客的動態需求,結合自身優勢打造自身特色,進行一定程度的差異化競爭。
體驗式互動服務一直被咖啡品牌所推崇的,并成為門店服務的基因。技術很重要,但更重視和顧客之間的連接。
近新興起的瑞幸咖啡也逐漸打破了傳統咖啡行業的鏈條。
咖啡市場需求巨大,但咖啡價格昂貴,咖啡的不方便購買限制了咖啡的消費。這兩個問題的解決等同于打開咖啡的消費空間。在咖啡自身產品質量過硬以后之后,再加上一系列熟練的網絡營銷和策略,瑞幸咖啡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新的零售專業咖啡運營商。
作為咖啡生產商一定要認清品牌價值。有一句話很經典:我們需要的是一杯咖啡呢?還是一杯星巴克?
任何商品都有其產品屬性和品牌屬性。我們不能剝離其品牌屬性,簡單地比較其產品屬性與價格。善于打價格戰的企業,可能不會意識到企業的價值不是企業的價值是用低價的手段迫使對手鋌而走險,擺脫對手,取代競爭對手,而是保持競爭優勢。充分利用競爭對手的優勢,限度地提高品牌溢價。
我們喝咖啡,更多的是對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的認同。而任何一個品牌,如果缺乏它自己的對文化的理解和表達,或者說,消費者不能強烈地感受到你這個品牌所體現的“生活方式,生活狀態”,那么,心理層面的“共鳴”從何談起?沒有文化元素,咖啡就僅僅只是一種飲料。
作為咖啡來說,它的品牌更多的是要表達文化的元素:一種對生活的思考,或者說是一種生活狀態。與星巴克“休閑時光”所對比,瑞幸咖啡表達的是一種銳意進取,拼搏的狀態。星巴克表達的是慢生活,瑞幸咖啡體現的是快生活。有了明確的品牌定位,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