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3:31
前不久阿里口碑發起的“去團購化”引發無數餐飲人深思,餐飲團購是否就一無是處,應該被拋棄掉?的確,團購給餐廳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但誰也無法否認團購也有其自身的優勢啊,從前幾年的追捧亦或是近兩年的埋汰,用***的態度看團購這件事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團購模式應該更理性化發展,餐飲商家在選擇團購上要理性還要策略。
來自一線餐廳老板的心得:做團購要講究策略和方法
決定做團購前,要能想到兩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一是可能會造成原有價格體系紊亂,二是可能會導致服務接待能力跟不上。但不管怎樣,團購對于商家來說,是一個短期見效的營銷途徑,用好團購而不依賴團購,需要注意四點:
1、切記不要貪多求全。每次做團購要有所保留,不要賣的太多,否則容易沖擊到企業的服務體系,造成接待能力跟不上,進而影響到服務質量(相信一些做團購的餐飲企業被詬病的原因可能就在這里,人力跟不上自然服務質量差,結果顧客投訴不斷,降低了利潤還不討好)。數量雖然少,但折扣的力度要大,這樣就會造成足夠優惠與有限的名額(比如限定什么樣的時間段有多少名額等),更能引起顧客的搶購和關注,引起傳播。
2、團購價穩中求升。每次做團購比下次的價格提升一些,讓價格到達臨界點后緩步上升。既不給顧客覺得大起大落,又使得自己的利益得到逐漸平衡。更重要的是團購背后的功效,吸引客流,傳播推廣。
3、團購+CRM。有條件的可以拿出一套管理系統做精準營銷,沒有條件的就辛苦點,把每次來團購的用戶詳細地記錄下來(之前說了,不要貪多求全,所以這點工作量應該是可以完成的),然后進行分類,做針對性營銷。
4、善待團購用戶。跟其他短斤少兩的商家比,我們需要給用戶更好的服務,從而讓用戶沉淀下來。
完成以上步驟只是營銷的開端,后面要做的事情才是真正讓用戶沉淀下來的關鍵:***批優惠券消費完以后,這個老板就會明確表示一年只有這一次。等消化完***后一批團購用戶后,就需要把這些客戶的數據很仔細整理出來,這樣可以觀察一下將來究竟有多少顧客是回頭客。
這位老板非常用心,他每次都會對餐廳的會員做出詳細記錄,在積累數據的過程中,他發現通過團購引流過來的用戶和在他店里辦會員的用戶有很多重合。這個數據也給了他兩點啟示:
(1)與其一味的開發新客戶,還不如讓客戶明顯增加消費次數和消費的客單價格;
(2)新客戶適度少量開發,因為一次大規模開發了新客戶,你留不住。想到這兩個層面,那么怎么做團購心里就有底了。
揚團購之長 讓過客成為粉絲
還是先前的老話,團購固然存在各種弊端,但也有它的可取之處:它突破了線下餐飲企業的營銷半徑,擺脫了時間、空間、資源等傳統因素的制約,能在短時間內為企業帶來大量客流。如果我們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這些寶貴資源,將能為企業未來發展增添更多籌碼。
餐飲企業可以從哪些方面突破呢?兩個方面:新品推廣和會員管理。
多數餐飲企業都會定期更新菜單,推出創新菜,至于創新菜的口味究竟怎樣,是否為消費者認可接受?這就需要一個調查,而團購則為試銷新品提供了一條***的研究途徑。并且團購是基于互聯網的平臺,這為商家收集各類消費者的信息提供了便利。商家可以通過整理研究這些一手資料做到對新菜品針對性的改進。
其次,由于團購本身的局限性,用戶如果需要享受團購優惠,則必須在消費之前出具合法化的團購證明,包括個人聯系方式等。商家如果將這些海量信息做好收集分類整理,對今后的客戶關系管理將大有裨益。
注意]:在菜品組合上***好做到對團購客戶和普通客戶嚴格的區隔。比如為團購客戶提供的套餐組合,不應在店內其他菜單上重復銷售,以避免傳統客戶產生“吃虧”的感覺。
再次,從營銷成本角度看,自己做優惠券和與團購合作做優惠,實際兩者都需要付出成本,自己推廣可能難度要大很多,好的團購網站本身就聚合了很多用戶,這是增加企業曝光的一個渠道。
做團購也有注意的原則
1、團購不宜常態化運作
規模小的餐飲企業本身的平均利潤率就低,如果再采取團購這種讓利的模式很可能就吃不消。結果要么是自己承擔損失,要么就是菜品分量和質量都縮水,坑害了消費者,也就坑了自己的口碑;大規模企業的平均利潤率雖然高一點,但不斷上漲的房租、食材價格和用人成本等都在蠶食著企業利潤,長期做團購要慎重。
2、品牌餐飲做團購需謹慎
尤其高端的品牌餐飲做團購一定要慎重,高端餐飲本身對用戶來說就有一個篩選過程,吸收過來的顧客都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用戶群。如果因為團購需要吸引大量顧客,雖然能夠做到展示作用,轉化一些顧客成為回頭客,但我們更應該考慮投入產出比,這部分轉化成功的顧客能否平衡團購對原有價格體系的沖擊和品牌的影響,以及還要考慮老客戶的心理感受。當然,新品試銷倒是可以一試。
除了上述所說之外,餐廳商家既然做菜品團購,那么就一定要做好菜品。切勿因為折扣力度大而降低菜品質量,這樣希望通過團購平臺引流的目的是很難實現的。只有正確理性的對待團購這個問題,餐飲商家才有可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目的,做好一次團購,需要餐飲企業的高度配合還有策略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