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6-29 13:31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整合調整餐飲服務場所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決定》,飯館、咖啡館、酒吧、茶座四類場所衛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將實現“兩證合一”。
“兩證合一”后,這四類場所的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將被取消,有關食品安全許可內容將整合進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核發的食品經營許可證,由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一家許可、統一監管。
過去,由于飯館等四類場所需要辦理衛生許可證,每年有大量企業主不得不因申請、變更證件導致延時開業,培訓監測等費用也隨之高漲。
如今,取消許可證的舉措,解決了同一食品經營者在同一經營地址需要辦理多張許可證等問題。據報道,全國將有243萬家餐飲企業和1445萬從業人員因此受益,是名副其實地給企業松綁減負。
飯館“領證”放松,對于餐飲業從業人員無疑是一利好消息,但這并不意味著監管放松。恰恰相反,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實現對這四類場所的“全權負責”,解決了食品流通、餐飲服務兩個環節界限劃分不清的問題,將督促監管部門進一步規范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和發放,優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
同時,此舉也明確了責任的監管主體,這將倒逼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工作落實到位、提升監管水平,一旦發現問題,則有清晰的追責渠道和追責人員。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容易撥動公眾敏感而又脆弱的神經。去年10月1日,實施五年后經過人大兩次審議三次修改,被稱為“史上***嚴”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啟用,較之舊法,新法的“牙齒”更加鋒利。
除了建立起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制度,讓問題產品無處藏身,單是罰款力度,也從貨值10倍提高到30倍。這說明國家對食品安全,確實將之看做是頭等重要的大事。這也要求相關監管工作應得到更嚴格的落實。
“減證”之后,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應針對飯館、咖啡館、酒吧、茶座四類場所的特性,制定統一而又有差異性的監管模式,真正實現“全鏈條監管”制度。
在場所申辦伊始,監管者應對經營者資質、場所衛生條件進行嚴格把關。
營業之后,食材與加工方式則成為監管的重點。一方面有關部門需加強對食材抽檢,一旦發現不合格產品,不僅要嚴懲商家,還要追根溯源深挖供貨渠道與生產者。另一方面要強化對四類場所后廚與就餐環境的日常抽檢,對于衛生不達標或違規使用食品添加劑者,應予以適當處罰。
從新聞報道來看,“兩證合一”后,衛生部門將會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制定、公布和完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并主動監測、收集、分析、調查、核實相關傳染病疫情,采取預防和應對措施。衛生和食藥監部門各司其職、責權到位,方能共同捍衛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政策的實施便利了很多餐飲從事人員,但對于廣大消費群眾來說,食品安全就是懸掛在頭頂上的利劍,時刻都需要警惕,需要監管。只有吃的放心,才更有信心共創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