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加盟網 編輯:加盟君 2021-07-03 09:38
品味著各種價格不菲的高端啤酒,你可曾想到,這些啤酒可能并非出身大牌,而是從中國北方一些小村莊運進城的?
山東一位啤酒企業的銷售主管周瑜(化名)向記者透露,在作坊式的生產中,造假者不需要復雜的設備,幾條橡膠管,幾個大桶,幾個手動壓蓋機,再雇傭幾個農村的閑散勞動力就可以完成生產。由于330ml裝的夜場啤酒利潤豐厚,科羅娜、喜力、嘉士伯等熱銷品牌都可能成為仿冒對象。
行業人士告訴記者,啤酒招商這種現象并非只局限于一省一市。為便于調查,記者選擇了山東臨沂、濰坊、安丘、青州等地采訪。
造假者自揭流程:一夜完工
張遼(化名)是記者在臨沂接觸到的一名啤酒批發商,據介紹,他已經是當地“頗具影響力”的批發商了。
走進張遼的公司,記者看到,上下兩層的辦公室裝修得當,多名員工正在伏案工作,墻上還掛著“***民營企業”的標牌。據張遼介紹,公司的業務構成中,70%屬于正規行貨,30%則是仿冒的“水貨”。
張遼隨手從身后的產品陳列架上拿來幾瓶啤酒,分別是現在在夜場熱銷的幾個品牌,張遼說,其中有真有假。如果不是他的指點,記者根本無法分辨孰真孰假。
據張遼介紹,他的公司已經度過了***初的資本積累,“水貨”在業務中的占比越來越少,目前他們只向一些熟悉的大客戶提供“水貨”,每月只要貨三五百箱的小客戶將逐漸被淘汰。
談到自己的產品時,張遼很自信。他說,自己的供貨價格高于別的公司,質量也要高于別人,因為他的產品均來自正規廠家的生產線,產品的外包裝可以以假亂真,而酒質只與正品有細微差別。他指著一瓶“科羅娜”告訴記者,該產品的原麥汁濃度為10%,只比正品低了1.3%,普通消費者統統,完全區分不出來。而瓶子上的生產日期噴碼也不像以前的假酒,一蹭就掉。
據張遼介紹,他經營的仿冒產品,啤酒資訊與生產廠家有著周密的生產計劃。客戶要貨時,必須先打款訂貨,然后再與廠家確定生產計劃,廠家會在兩三天之內安排生產。張遼也會及時將生產所需的標簽、包裝箱等配套物品送往廠內。一般的訂單都在兩三千箱(24瓶/箱)以內,一晚上就可以完工。不等天亮,產品就裝車運走,不在生產廠家的倉庫停留,甚至也不進他自己的倉庫,直接通過物流運往目的地。整個過程不會留下任何證據,也不會給執法單位留下反應時間。
估算:一年賣掉90萬瓶
張遼透露,他去年從廠家購買原酒的費用在30萬元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粗略估算后發現,按照當前約1000元/噸的價格來計算,他每年的業務量在300噸左右,灌裝成330ml的小瓶夜場啤酒后,大概折合90萬瓶。
楊強(化名)是記者在山東青州接觸到的一名批發商,目前經營著多款產品及多個品牌的“水貨”。
楊強給記者帶來了他的“水貨”樣品。
單從外觀上看,仿真程度極高。記者打開幾瓶分別試飲之后,口感、泡沫等方面也分辨不出真假。交談中,楊強告訴記者,這些“水貨”本身的酒質是可以保證的,全部來自于“三證”齊全的正規廠家,貼標、灌裝、壓蓋、裝箱全部在生產線上一次性完成,這是小作坊灌裝的“水貨”不能比的。
楊強說,他生產的“水貨”已經成為合作廠家的業務之一,有專門的生產調度負責協調,需要根據廠家的生產計劃安排“水貨”生產,訂單一到,馬上聯系生產調度安排計劃,從訂貨到發貨,7天左右就可以完成。
當記者以擔心產品質量為由提出要去考察時,楊強表示,廠家嚴禁任何人進入,即使是他去,見面也會安排在廠外。楊強還告訴記者,該廠家位于山東某縣,不在本地,短時內無法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