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8 14:37
碧螺春因香氣高而持久,俗稱“嚇煞人香”,后來康熙帝下江南,品嘗此茶后大加贊賞,但覺得其名不雅便根據其茶色碧綠、形曲似螺、采于早春,賜名“碧螺春”,有師曰: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中國人講究茶的采摘、晾曬、浸泡、過濾、入味。不管是在遠古時候還是飛速發展的現在,人們對茶葉都有一種別樣的情懷。目前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的碧螺春也是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歡,碧螺春作為一個知名的大眾品牌,深受消費者的認可!“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已有千年歷史的中國名茶碧螺春原產于蘇州市吳中區洞庭山,因此又稱“洞庭碧螺春”,以“形美、色艷、香濃、味醇”四絕聞名中外,清康熙帝南巡蘇州時賜名“碧螺春”。
“自古以來,碧螺春都是以‘禮品茶’的形式存在,獨特的定位注定其回歸市場的道路困難重重。”嚴介龍告訴記者,“很多人認為碧螺春的價格是‘炒’出來的,其實不然。洞庭碧螺春的茶園,茶樹、果樹枝丫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數百年來,品種不變、種植方式不變、制作工藝不變,采摘、炒制等整個工序完全手工,成本相對較高。”
蘇州太湖洞庭山出產的碧螺春為正宗,又叫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采用茶果間作的種植方式,茶樹和桃、李、杏、梅、柿、橘、白果、石榴等果樹交錯種植,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著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質。
茶香百里醉
碧螺春因香氣高而持久,俗稱“嚇煞人香”,后來康熙帝下江南,品嘗此茶后大加贊賞,但覺得其名不雅便根據其茶色碧綠、形曲似螺、采于早春,賜名“碧螺春”,有師曰: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碧螺春采摘時節
碧螺春的采摘特點是摘得早,每年春分前后開采,谷雨前后結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通常采一芽一葉出展,芽長1。6~2。0厘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炒制500克高級碧螺春約需采摘6。8~7。4萬棵芽頭。
茶語生活:洞庭碧螺春-帶有果香味的茶
一嫩三鮮?
“一嫩三鮮”是指碧螺春的芽葉細嫩,色鮮艷、香鮮濃、味鮮醇,“一嫩”是指碧螺春的芽葉特別細嫩,每500克碧螺春茶含嫩芽5萬個以上,芽大葉小,芽葉尚未展開。
色鮮艷是指碧螺春不但色澤銀綠隱翠、光彩奪目,而且茶湯碧綠清澈、鮮艷耀人,葉底嫩綠亮麗
香鮮濃是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著憂郁的花香,使人迷戀和陶醉。
味鮮醇是指碧螺春的鮮爽茶味之中,還有一種甜蜜的果味,令人回味無窮。
洞庭湖碧螺春為何有果香味?
與別的茶不同的是,洞庭碧螺春采用茶果間作的種植方式,茶樹與桃、李、梅、橘等果樹間種,加之太湖周邊氣候溫和濕潤,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孕育了碧螺春的良好品質,使得碧螺春獨具天然的果香味,品質極好。
碧螺春機制和手工的區別
機制碧螺春外形大小勻稱,沒有白毫,有一股青草味,手工炒制的碧螺春外形大小不像機制茶那樣勻稱,身骨重、手感柔,滋味醇厚甘爽,更好的保持了茶葉原有的天然風味,色、香、味都要比機制茶高出許多。
碧螺春茶的手工炒制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有一整套的“規矩”,高溫殺青、熱揉成形、搓團顯毫,和文火干燥等操作講究“因材而異”,手工茶的品質和炒茶師傅的技藝有很大關系,總體而言,手工茶的品質更佳。
茶語生活:洞庭碧螺春-帶有果香味的茶
碧螺春茶湯有點渾濁?
碧螺春沖泡后的茶湯會有“毫渾”,這是正常現象,因為碧螺春白毫多,所以沖泡后,茶湯表面會有毫毛浮起,給人的感覺就是有一點混濁,但不影響茶湯的品質和口感。
碧螺春白毫越多越好?
碧螺春白毫的多少與采摘的時間有關,白毫越多,說明采摘的時候茶葉越嫩,碧螺春采摘的特點是摘得早,采的嫩、揀的凈,所以碧螺春的白毫越多,芽葉越嫩,茶葉的品質越好,密被的白毫,是它高品質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