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5 14:58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的提高,現在勢頭猛進,現在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科技也進步的非常快,現在餐飲行業的就業率較低,出現了用工荒,但是科技的發展帶來了新進的技術,現在出現了人工智能,那人工智能的出現確實能解決一些用工荒的問題。
據媒體5月29日報道,由機器人完成炒菜等全程服務的智慧餐廳將在今年8月正式亮相。同日,餓了么宣布獲準開辟首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近年來,隨著各類新技術在餐飲行業的不斷應用,以及無人超市、便利店等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無人化 智能化”成了很多餐飲及關聯企業尋求解決人口紅利退卻的制勝法寶。
據媒體報道,京東在29日舉行的“618”啟動會上宣布,由機器人完成炒菜等全程服務的京東智慧餐廳將在今年8月正式亮相。京東的研制的智能餐廳也將正式面世,點菜、做菜、傳菜全部實現無人化,由機器完成。“目前其已經與很多名廚合作,,研發適合由機器人烹制的菜品,讓名廚的菜肴能夠在機器人的手中復制到全國甚至全球。”
這已經不是無人智能餐廳的首次登場,早在2017年10月,由口碑與螞蟻技術實驗室、支付寶AR團隊共同打造的“未來智能餐廳”就已經亮相。據媒體報道,“未來智能餐廳”是一張超大尺寸的觸屏餐桌,實現了包括自助點餐、個性化推薦、餐前游戲在內的功能。
此后,“無人智能餐廳”的暖風開始吹向餐飲行業,現在很多餐飲大品牌也紛紛加入使用智能機器人的道路,而各類機器人配送餐廳、自動煮面亭等無人化餐飲的初期嘗試也在各地初露端倪。
有媒體評論稱,盡管機器人送餐還是無法像真正的服務員那樣將食物放在餐桌上。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一些重復性工作被機器人替代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
現在行業出現“用工難”“用工荒”而且員工流動性非常大,這給餐飲企業帶來了很多的負擔,而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可以減輕這部分比例。
對于餐飲智能化的發展,美團餐飲學院院長、美團餐飲行業首席策略官白秀峰在早些時候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餐飲智能化的前提是線上線下一體化、數據化、科技化,圍繞三化實現效率提升。智能化下有一些機器人的應用能在不同場景里實現,但今天并沒有一家真正意義上的機器人的餐廳。從長遠來看,送餐機器人一定是滿足了一些需求,從平臺的角度來看,的體驗是用戶與平臺、餐廳完美打通,這才是它的使用場景。
除了在餐廳無人化方面的探索,由百萬送餐員支撐起來的外賣行業也在無人配送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5月29日,餓了么宣布獲準開辟首批無人機即時配送航線,送餐無人機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在生產環節上引入新技術,實現智能化,減少人工干預。近年來,各類“無人 智能”餐廳也在多個區域落地。但在監管方面,“無人不等于無人管”。去年10月底,3臺“無人面館”機出現在上海街頭迅速走紅,后因超范圍經營被監管部門喊停。在這之后,監管部門組織評審會,邀請多名食品安全專家,對“無人面館”機可能面臨的食品安全風險點進行評估和建議。此后,“無人面館”機開始了近半年的準備和調整,今年5月18日,獲得了上海首張現制熱食自動零售許可證。
另據《嘉興日報》報道,日前,浙江嘉興市區“智慧餐廳”開業。次日,嘉興市南湖新區市場監管分局就對這家餐廳進行了食品安全檢查。
據南湖新區市場監管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餐廳”本質上依然是一家市場經營主體,依然屬于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督對象。與傳統的“有人餐廳”一樣,“無人餐廳”開業前同樣必須注冊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其經營范圍也不得超出其申請范圍,經營主體也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對新開店鋪信息進行核實。“‘無人餐廳’作為主體,其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健康證上崗,‘無人餐廳’的廚房布局、餐具衛生要求、食材進貨記錄等索證索票制度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南湖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還將對“無人餐廳”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從業人員培訓,提高經營者和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與法律意識。
無人智能的出現將會減輕很多餐飲企業的用工難,用工荒的負擔,對無人智能也將進行全面監管可以保障其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