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3 17:12
作為一家傳統餐飲上市企業,全聚德需要平衡穩健增長與投資者對快速發展的期待。但既然十年前選擇進入資本市場,全聚德就沒有別的選擇。
“全聚德業績為什么增長緩慢?”
“對于股價下跌,邢總是什么看法?”
“IDG資本為什么退出?”
“收購湯城小廚和做烤鴨外賣都是很好的嘗試,為什么停了呢?”
在近的一次網絡業績解讀會上,全聚德集團董事長邢穎、總經理張力和董秘唐穎等高管不得不面對投資者拋出的一個個犀利的問題。在資本市場的高速路上,這輛問世于清同治年間的“老爺車”有些力不從心。由于業績不及預期,全聚德(002186.SZ)6月初的股價距去年11月時的高點已經跌去了20%多,市值蒸發近19億元,比2007年剛上市時的價格更是已經“腰斬”。
如果十年前沒有上市,繼續做一個“小而美”的中國餐飲老字號,全聚德可能會活得很滋潤,至少不會有太大的生存壓力,但既然選擇在資本市場中成長,就必然要面對資本市場對增長的嚴苛要求,去解決企業經營擴張中的一個個難題。
全聚德,中華老字號,創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歷經幾代創業拼搏獲得了長足發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是中國例服務類***商標。全聚德烤鴨肉質鮮美,適合許多人吃。
全聚德菜品經過不斷創新發展,形成了以獨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鴨為龍頭,集“全鴨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體的全聚德菜系,備受各國元首、政府官員、社會各界人士及國內外游客喜愛,被譽為“中華吃”。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曾多次把全聚德“全鴨席”選為國宴。
“全聚德”既古老又年輕,既傳統又現代,正向著“中國餐飲,世界***美食,國際知名品牌”宏偉愿景而奮勇前進。
“十年多,資本市場給了我們很多抬愛和期待,我們也覺得上了資本市場的快車道,就要對股民有回報,維護市值,但是距離股民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6月初,邢穎在全聚德和平門總店接受記者專訪時坦言。
全聚德是一個有故事的中國餐飲品牌,它有154年的歷史,曾陷入困境,也曾重獲新生。如今,它又遇到了新難題:一只上過奧運會、世博會、APEC會議等國際活動餐桌的烤鴨,并不被年輕消費者買賬。大眾點評和微博上,不少消費者給全聚德留下了“不好吃”、“貴”、“服務差”等評價。
那個只有全聚德才能代表“正宗”烤鴨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全聚德不再是人們吃烤鴨時的選擇。中國政法大學特許經營研究中心主任李維華向記者表示,任何一家餐廳都需要用菜品、環境或服務中至少一樣打動消費者,而在如今餐飲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全聚德在這三點上的優勢并不突出。
回顧全聚德過去五年的業績,增長緩慢是不爭的事實,反映在資本市場上,就是股價下跌、市值縮水。2013年到2016年,全聚德的營收一直徘徊在18億到19億元的水平,在某些財年營收甚至出現倒退。剛剛過去的2017年,全聚德的凈利潤同比下降了2.57%。
實際上,2007年上市之后,全聚德也曾經歷過美好的時光。直到2012年為止,全聚德的業績都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尤其是2011年,全聚德的營收從13億元猛增至18億元,增長了34%,達到歷史***。
然而,危機就在輝煌的時候驟然來臨了。2012年底出臺的限制公務消費“中央八項規定”成了全聚德命運的轉折點。規定出臺后,公務、商務宴請大幅減少,標準也在降低,加之2013年“禽流感”對餐飲行業的猛烈沖擊,湘鄂情(*ST云網,002306.SZ)、小南國(03666.HK)、唐宮中國(01181.HK)等中高端餐飲上市品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全聚德在這一年扣非凈利潤下跌20%,虧損3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