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未知 編輯:特許加盟榜 2020-06-13 14:26
餐飲模式變革無法逃避 如何順應市場發展?
近幾年,餐飲似乎成了大熔爐,不斷有老手在這里遭遇滑鐵盧,當然也有菜鳥在這里賺得盆滿缽滿。時代的變化讓也體現出它的包容性:品類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低,模式越來越新。表面上看餐飲行業現在百花齊放,究其本質還是因為行業競爭和消費人群轉移的壓力,倒逼企業升級。此現象就好像過去守著商場一家門面,只做中餐晚餐的生意模式,慢慢開始跟不上時代了。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餐飲企業開始由單一業態轉向外賣、零售等多業態組合。死守兩餐的生意模式即將被淘汰,那么,餐飲人該如何看待這樣一種趨勢?
一、“餐飲+”模式越來越普遍
在一線城市的餐飲行業,“餐飲+”的模式并不少見,但在過去,多的是酒店+餐飲,隨著后來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書店+餐飲、便利店+餐飲等。乍一看這些好像對餐飲業并沒有構成威脅,但是,周邊的快餐店就被截了胡。如今這個時代,誰能抓住消費者更多的時間,誰就是贏家!
依托于互聯網的新零售一出現,便再一次讓老餐飲人們感受到一種壓迫感。在餐飲行業本就動蕩不安時,又有這些“外來者”一來便讓傳統餐飲人不知所措。餐飲人也想到做一些組合拳,比如,餐廳+音樂,餐廳+零售,餐廳+書屋等等,這種模式已成為餐廳打造特色的一種手段,亦或是一種營銷方式。說到底,還是現在餐飲競爭太激烈、太難做。與其提供更多的座位,倒不如把現有的空間做些改造,增加一些餐飲之外的元素。反觀現在的商場,多元素組合的店型總會成為流量洼地。客流量一多,坪效自然就上來了。
如今的餐飲市場有兩種現象:一是快,標準化、出品快,想方設法提高翻臺率;二是慢,讓顧客體驗到品質,然后用周邊產品擴充收入渠道。組合型餐廳正是第二種模式,多元素的吸引,顧客停留時間越久,靠顧客與顧客之間的吸力進一步拉客。這樣能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雖說餐廳運營成本有所增加,但單位面積的坪效得到提升。
二、餐飲人該如何應對?
1、順勢而為
互聯網的發展無孔不入,餐飲也已離不開互聯網的帶動。不管是外賣還是近來比較火熱的新零售,都不可避免的依托于互聯網成長發展起來。既然新零售是趨勢,那餐飲品牌不需要害怕,完全可依勢而變,借用其模式來發展。
零售的產品主要是來自品牌自身的供應鏈。零售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讓餐飲人不再只依賴兩餐高峰期。提高門店坪效,增加新的收入來源。除此之外,零售產品也可以售賣周邊。周邊的范圍較寬泛,但需要一定的設計性,要求相對更高。
2、注重模式的創新性
并不是給餐廳多融入一種元素就一定會火,而要看這個元素到底適不適合你的餐廳,有時1+1未必大于2。雖說創新有一定風險,但現在受資本關注更多的還是新興的模式。假如你看別人的餐廳很火,也照葫蘆畫瓢復制一個,未必會成功。與互聯網結合是產品的新模式,這既是創新,也是試驗品,更是一種未來的發展趨勢。
不管一個品牌的模式怎么變,品牌的核心價值和內在的精神統一性不會變。既然這種新模式的組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會有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現都屬于試水階段。究竟什么樣的模式能長久持續,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