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造節“大勢”已成,另辟蹊徑或能打造爆款玩具
來源:玩具前沿
編輯:Diik
2019-12-08 17:08
在經濟上行的市場趨勢下,消費者們的需求從***開始的吃穿住行逐漸上升到了精神消費和產品附加內容的消費上。這樣的提升不僅僅體現在個人的消費觀念中,同時也體現在家庭環境下的消費場景中。

作為母嬰行業下少數非剛性細分品類,玩具行業的市場規模也隨著新消費觀念的深入人心而越來越大。而在已有的消費走向中,節假日和電商節更是成就了每一年中的銷售峰值。那面對下半年接踵而至的雙十一、圣誕節兩大消費熱潮,國內的玩具玩家們應該怎樣積極的“備戰”呢?
電商節“大勢”已定,另辟蹊徑或能打造爆款玩具
在《雙十一預熱來襲!一文洞察玩具行業熱賣趨勢,教你如何完美備戰》中,玩具前沿根據天貓母嬰交流大會上的分享分析,針對母嬰人群的受眾,童車、拼插積木、潮玩盲盒、早教/智能玩具這四類玩具無論是在市場份額上還是增速上的表現都足夠搶眼。
但根據618各電商平臺的戰績來看,大型玩具/游樂設備等很可能在雙十一再次“一反常態”制霸榜單。電商節的優惠力度會讓消費者們更加傾向于平時不舍得買的“高價玩具”。所以對商家來說,根據主流趨勢制定策略是穩扎穩打,但想要抓住機會打造“爆款”引爆雙十一,還是需要真正讀懂消費者在每一個特定時段的需求。
國內圣誕萬戶關鍵詞:潮流、顏值
雙十一可以算得上是年度的全民購物節,玩具市場也將***大程度的覆蓋到了整個母嬰人群。但對于相繼來到的圣誕節來說,更像是屬于年輕人的“舶來節日”。在對多元文化包容性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玩具零售也會在圣誕節前期一個小的高潮,但相比于雙十一全品類的狂歡來說,圣誕節的玩具更多的會集中在高顏值、知名IP、玩法新穎獨特的領域。強個人意愿帶來的消費趨勢一定是更加契合90后、00后的消費觀念。
歐美圣誕禮物:兼顧品牌和教育意義
但作為世界***大的玩具出口國,歐美國家圣誕節對于玩具的需求量更能夠刺激市場的增長。據公開消息顯示,2018年感恩節到圣誕節的這段時間內,亞馬遜共銷售出1800萬件玩具。除此之外,沃爾瑪、塔吉特的玩具部門也是戰績斐然。而從去年公布的圣誕節***受歡迎玩具TOP10來看,驚喜盒子、樂高等大品牌下的玩具仍是消費者的***。從整體細分類目來看,由于圣誕節玩具大多數是由父母或者長輩購買然后送給小孩子,所以益智或者附加教育內容的玩具會更加受到青睞。

在能夠契合歐美圣誕節玩具需求的情況下,入駐亞馬遜等國外電商平臺的商家們要做好十足的策略調整。除了歐美國家外,全球經濟的復蘇也讓絕大部分消費者會選擇在節日前提前購物,為孩子們準備禮物。在全世界80%左右的玩具都源于中國制造的情況下,怎樣通過已有的市場需求增加中國智造的份額變得任重而道遠。
在不同的時間區間和不同的市場環境下選擇不同的營銷策略,才能***大程度匹配消費者的需求。但未來營銷一定會帶來更多顛覆性的改變。營銷大變革時代,如何打好未來營銷之戰?如何讓營銷驅動增長,什么才是更高效的增長?“未來營銷 落地增長”的議題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