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京商報訊 編輯: 程銘劼 2018-08-17 11:51
8月16日,K12在線教育行業**品牌侵權案件在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開庭。上海風創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狀告河南海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億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品牌侵權,原告稱公司旗下的“海風教育”品牌被嚴重侵權。
據了解,原告上海風創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認為,河南海風與上海億閣突出使用“海風升學”與“海風教育”等字樣,而這類行徑極易導致家長們做出誤判,誤以為被告提供的教育服務與原告存在特定聯系或者來自于原告。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馬遠超認為,擅自使用他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冊商標作為企業字號的不正當競爭案例屢見不鮮。如果允許這些企業將他人的知名商標或者商品服務特有名稱作為字號,會讓相關公眾誤以為兩者存在某種合作、授權等特定關系,造成混淆誤認。法院一般以保護誠實信用、保護在先權利作為審理原則。
據業內人士透露,過去傳統的課外輔導機構在并沒開放加盟的地區,仍然會出現“同名同姓”的李鬼店。但目前業界發生“李鬼”借勢行業內在線教育品牌并對簿公堂的事件還是首例,因此此次審理案件的審判結果就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根據新浪教育近期發布的《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在K12階段,給孩子報輔導班已成家長的必備項目,K12在線教育的熱度也在不斷上升。今年以來,K12在線教育賽道上頻頻出現巨額融資的消息,體現出資本對于在線教育的持續看好。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風教育在今年1月完成C輪融資后,僅過了半年時間就完成由好未來和源碼資本領投的C+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