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亞產銷危機爆發 汽車行業如何把握制勝籌碼
來源:互聯網
編輯:網絡
2018-06-20 19:40
日前,汽車銷售行業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東風悅達企業江西
經銷商由于庫存積壓、廠商政策不合理等原因聯名上書,終于導致了危機的爆發。而東風悅達起亞與經銷商的關系素來就不和諧,雙方為了提成、銷量、補貼而進行博弈,既浪費了大量精力,也破壞了供需方的關系。
據悉,目前廠家要求經銷商們每個月的提車量為5萬輛,經銷商若是拒絕,補貼就會被取消,年終返點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嚴重的還有可能會被取消代理資格。
然而通過對起亞品牌在華銷量的分析,發現矛盾的***主要原因還是品牌競爭力的下滑。2014年東風悅達起亞年銷量達到64.5萬輛;但是次年就開始出現銷量下滑的苗頭,當年銷量同比下滑4.6%;而2016年在汽車購置稅減半的優惠政策下,行業的平均增速達到了15%,而東風悅達起亞的增長率卻僅有5.5%。這些因素,或許是當下東風悅達起亞廠商對經銷商們施加壓力的根源,也是雙方矛盾激化的根源。
日前,縱觀汽車韓各樣,長安、廣汽傳祺、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市場認可度與產品質量日益提升。此前依靠潮流外觀、高性價比的韓系品牌已經受到了沖擊。而高打高賣的德系、日系品牌,也因為出色的產品質量依舊走得順風順水。
總體來看,韓系汽車廠商由于沒有在產品技術與品牌影響力上下太多工夫,僅憑顏值就想占領中國汽車市場,確實有點異想天開了。
縱觀我國汽車市場,日系合資品牌逐漸將產品線下沉、自主品牌也抓住了奮力發展的機會,在產品、設計、研發方面積極發力,如今已經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另外,德系品牌大眾汽車尚且有南北兩個產品線,針對不同地域來進行差異化定位,日系品牌豐田也懂得通過
營銷策略來對市場進行區隔。但是作為韓系品牌的雙雄:起亞與現代,兩者的產品卻存在著嚴重的同質化,K3對標朗動、K5對標索納塔。這兩個品牌在價格、技術以及車型、銷售策略上,都存在著嚴重的重疊,確實很難再市場上取勝。
因此,總體來看,汽車行業想要發展,從上至下,不管是汽車廠商還是下游經銷商,都需要在市場定位、產品設計、銷售策略上進行創新,才能應對當下激烈的競爭環境,推動品牌走向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