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編輯:網絡 2018-06-20 19:39
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從統計來看,小企業的平均壽命2.5年,九成以上的企業會死掉,但這并不妨礙有創業激情的人來投入熱情、揮灑汗水。
有人說創業失敗是因為沒有錢。有一定的道理,但有錢就一定能成功嗎,看看那些融到A輪,B輪,幾千萬資金又死掉的企業,有錢并不代表一定能活下去。反而沒錢會更能激發創業者的潛能,人的潛能是不可限量,但要有適當的契機來激發,這樣的契機在哪里呢?
創業中,不要認為別人不幫你就心懷怨恨,要知道有時候不幫反而是幫。正如孔子的教育方法之一就是以不教為教。他的一個學生孺悲,犯了錯誤要找孔子,孔子讓書童說我病了,不見,書童出去轉告孺悲后,孔子在房間里拿起琴,彈琴唱歌,就讓孺悲聽到,我沒有病,就是不見你。這是非常高明的教育方法。孺悲有錯找孔子做背書,就想告訴其他同學,老師原諒了我。但孔子卻用此方法讓孺悲理解,自己有錯誤自己反省,才能吸取教訓。同樣別人不幫你就是幫你,意味著你要靠自己把潛能真正的發掘出來,有時幫你反而是害了你,因為阻礙了你經受挫折的考驗機會。
沒有挫折就不叫人生;沒有痛苦就不會反省;沒有磨練就不會成長。
創業者要有激情,要有夢想,這是創業者跳入自己挖的坑的原始沖動,正是這種激情讓腎上腺激素大增。
創業頭一年有再多苦也能承受,接下來就是考驗意志的時刻了。通常大家講要有毅力、有恒心、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等勵志的空話,這些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種考驗與折磨不是身體的苦,而是直指內心的煎熬。沒錢、沒市場、產品沒有定型,所有的困難如泰山壓頂一樣讓人喘不過氣來。所以兩年就是分水嶺。
創業者有如苦行僧般,為了自己都說不太清楚,又虛無縹緲的夢想前行,周圍人都勸:別瞎忙了,回頭是岸。這種意志又一次次被外力剝奪。
正所謂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創業者就是一根筋。都沒有走過的路,你怎么知道到不了黃河呢,既然沒死,也沒見到棺材,為什么落淚呢。不行,不為別的,只為那心中一絲光亮也要前行。
好吧,這才是初級考驗模式。
創業是因為解決了市場上沒有解決的問題才有了機會。但這個機會有多大呢?反正市場一定是需要的,先干了再說。對市場的盲目是創業成敗的重大考驗。無數的課程都在講,你的市場規模有多大,有什么沒有解決的問題,你解決的對策,你的方法是可被復制的嗎,等等。一般,創業者聽了也不會有感覺,因為太理論了,自己沒有實踐,沒有經歷過,不理解到底與我創業何干。
看看很多網上的報道,創業者有個想法就能拿到風投的錢來花,想想這好事都激動的難以入眠。有時候的確錢多人傻,但你從事的領域是在這個把豬吹上天的風口上嗎?風不會一直吹,總是要停的。
至少我沒見到風,只能說智商有待提高。但事情沒有**的好,也沒有**的壞,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每個創業者都是做自己了解并擅長的,趕上風口是運氣,沒趕上還得繼續前行。
市場是無情的,他不會因為你的熱情,你的一廂情愿就為你敞開大門。很幸運的是我們處在一個自由競爭的大環境下,你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錢都沒有關系,只要你認為能解決問題就來吧,因為這已經進入一個靠能力,靠智慧,靠創造力來競爭的時代。(感悟人生的經典句子www.wenzhangba.com)
市場是需要創新者的舞臺,近十幾年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如果墨守成規只有死路一條。創業者本身就是創新者,還擔心這風暴來的不夠猛烈嗎?
以一葉扁舟在風浪滔天的市場中前行,死亡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