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一直在打,今年尤其猛烈,我們加盟商的日子是真不好過!”7月25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實地走訪上海一家圓通速遞加盟網點,該網點負責人李善良(化名,下同)對記者表示。

江蘇昆山一名韻達加盟網點的老板陳維同樣對記者感嘆:“現在快遞非常難做,我準備下個月把店關了,不做了。”
快遞之難,源于通達系兇猛的“價格戰”。
根據上市公司***新發布的經營數據,2019年6月,圓通單票收入為元,同比下降;申通為元,同比下滑;韻達為元,同比增長。
一名業內觀察人士分析稱,韻達自2019年1月1日起,將派費服務收入納入到快遞服務收入內,從而推高了單票價格的數據表現。由于統計口徑的變化,數據看似增長,但實際也在下降。
不只是6月,整個2019年上半年,通達系企業快遞單票收入都處于持續下滑中。以圓通為例,2019年1-5月,其單票收入分別為元、元、元、元、元,同比分別下降、、、、。
“價格戰激戰正酣,核心目的是為爭搶市場占有率。短兵相接、殘酷兇猛,沖擊**的莫過于快遞加盟商。”一名業內人士表示,這輪價格戰也是一次大洗牌,未來一到兩年,快遞行業或將呈現新的市場格局。
李善良之“苦”
記者見到李善良時,他正在辦公室核對上半年的賬務。“去年上半年,我們營收大概200萬元,今年到現在才不到150萬。”營收的縮減源于收件價格持續下降,而總部公司又逐月提升收件量的KPI指標,這讓李善良感到十分焦慮。
據李善良介紹,快遞加盟網點的收入來源主要包含收件和派件兩個方面,價格戰主要是降低收件價,而這***終也會影響派件收入。在價格戰的影響下,源頭的收件價格越來越低,末端的派件收入也就愈發稀薄。
李善良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這幾年價格戰一直都在打,但今年的壓價異常明顯。“今年以來,我們好幾個大客戶都有人來挖,同行以單件降價一兩毛來吸引客戶,這對客戶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
在李善良看來,電商件本身利潤稀薄,對價格異常敏感。如果快遞發貨價單件下降1角-2角,對那些每天發貨上萬件的大客戶來說,成本就直接降低了1000-2000元,這就成了他們多出來的凈利潤。
對于同行低價搶客戶的行為,李善良告訴記者:“我們也只能降價才能留住客戶。電商件的收件價這幾年一直在降。2016年,***低收件價還在5元上下徘徊,2017年就降為4元左右,去年開始又跌到元。今年開年之后,價格進一步壓到3元,前段時間甚至滑到元。”
李善良表示,收件價持續下滑,而掃描費、面單費和中轉費基本固定。所以,剩給網點的派件費也持續下滑,“從元降到元,再降到元。”
對于持續的價格戰,李善良感嘆:“加盟商只能苦苦支撐。”拿他所在的網點來說,去年的凈利潤就已經縮水3成。今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能與去年持平就已經不錯了。
價格戰之“源”
倍感焦慮的不只是李善良,陳維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戰是在經營成本(包含房租、人力成本等)逐年攀升的基礎上打起來的,這對加盟商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盡管快遞公司會有補貼,但這必須是在達到一定的簽收率、清倉率等KPI指標的前提下才能獲得,“我們這種小網點基本沒有希望”。
上海一家百世快遞加盟網點的老板娘李欣向記者分析稱,價格戰的硝煙越來越濃,加盟制快遞企業在產品體系、運輸網絡和服務質量上并沒有明顯的差異,而快遞公司又想迅速搶占市場,***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降低價格。
一名接近圓通速遞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圓通早在今年年初就召開了內部高層會議,明確表示今年要不惜一切代價來提升市場占有率,而價格戰正是其主要策略。
李善良告訴記者:“不單單是圓通,實際上,通達系企業都已將提升市場占有率作為今年經營的指揮棒。”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知名快遞專家楊達卿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達系快遞企業大打價格戰,主要源于三方面考量:一是通過低價競爭拓展市場;二是電商價格戰的驅動使然,這導致快遞價格戰也難消退;三是快遞企業需要短期業績來迎合資本市場。
申萬宏源研究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各家快遞公司的單量排名分別是,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百世。以A股三家快遞公司為例,過去兩年(2017年6月-2019年6月),韻達股份PE(市盈率)的平均數為倍,圓通速遞為倍,申通快遞為倍。可以看出,單量***高的韻達股份獲得了更高的估值。
楊達卿認為,市場占有率是評判估值的一個重要依據,這也是快遞公司爭搶市場的目的之一。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則對記者稱,以價格為導向的市場競爭,盡管利潤率較低,但是可以增加業務體量,實現資源的更大整合,獲得更多的發展先機。無論從市場發展環境看,還是從政策環境分析,規模化發展是快遞業的必然發展趨勢,中小型快遞企業也將面臨新的市場劃分和整合重組的考驗。
快遞業之“變”
價格戰之下,市場風云突變。
陳維準備下個月將關閉網點;李欣告訴記者,“上個月好幾家網點已支撐不下去,目前在跟總部公司溝通,可能將被收編”;李善良也對記者稱,他的一個加盟商老板朋友***近在實行業務剝離,將原先收件量不多的區域切割出去,同時縮減了一半以上的快遞員,用以降低成本。
快遞業分析師趙小敏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價格戰首當其沖的是加盟商。一直以來,在加盟制快遞企業里,總部公司不是特別關注加盟商的利益,至少在目前的情況下,總部的利益是放在***位。”
趙小敏認為,在當前的降價環境下,加之成本攀升、技術門檻提高,加盟商會進入一個加速優化升級的過程。這種情況下,各種渠道會進行整合,網點數量會快速壓縮。其中部分網點會被總部收編啟動直營化,也有部分直接倒閉關門。***終留下來的是那些具備精細化管理的加盟商,并且規模會越來越大。
趙小敏稱,價格戰是一次大洗牌,預計未來一到兩年,快遞行業會有一個較大的結構變化,加盟制企業或將呈現新的市場格局。
楊達卿則認為,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追求低價的中國消費者群體規模仍舊會很大。有此需求,便會有電商價格戰,從而傳導快遞行業形成價格戰。
“價格戰會沒完沒了,只是打法會不同。它將從過去總部簡單粗暴的隱形補貼來對沖損失,轉向通過強化技術和管理投入,實現業務面的全局降本增效來對沖損失。”楊達卿表示,中國的消費升級如果全面進入高品質階段,簡單粗暴的價格戰才可能逐漸退潮。通過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帶來的理性價格戰才會浮出。商業的本質是為盈利,整體來看,頭部快遞企業將會在價格戰上邊打邊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