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更傾向于選擇那些能滿足自己“需求”,而非迎合自己“欲望”的產(chǎn)品。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詳細闡述了人類的心理需求以及如何滿足這些需求。在用戶設計領域,我們也可以借助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創(chuàng)造出滿足用戶“需求”而非“欲望”的**用戶體驗。
要想讓用戶接受你的產(chǎn)品,就必須給予他們相應的動機。亞伯拉罕·馬斯洛以研究人類動機著稱,1943年他發(fā)表了論文《人類動機論(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并在文中闡述了他對人類需求的理解:人類需求是一個從基本到復雜的層次結構模型。他提出,若使一個人感到滿足,那么他的所有需求都需要得到滿足。然而,只有當他的基礎需求得到滿足后,較高層次的需求才可能被滿足。
一、馬斯洛需求層次結構(從下至上):
01)、生理需求
這是維持我們作為人類個體或種族的***基本需求,包括食物、水、衣物、空氣、性、舒適感和睡眠。
02)、安全需求
層次結構中的第二層需求,它保證我們生理需求可以得到長期滿足,包括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健康保障、免受自然危害等。
03)、社交需求(愛與歸屬的需求)
人類是一種社交性動物,“渴望陪伴”則是深深扎根于人類生命中的需求。社交需求包括擁有友情、愛情、性親密、家庭、社群、親密關系和歸屬感。
04)、尊重需求
隨著人類基本社交需求變得更加復雜,就會產(chǎn)生一種希望自己的努力被他人認可的需求。尊重需求可以通過擁有社會地位、成就、統(tǒng)治和威望而得到滿足。
05)、自我實現(xiàn)需求
它位于需求層次結構的***頂端,涉及到人類作為獨立個體成長的能力。自我實現(xiàn)需求包括內心平和、滿足、自我成長和經(jīng)驗**化等。
從技術層面來說,當?shù)蛯哟涡枨蟮貌坏綕M足時,高層次需求也可以得到滿足。但在馬斯洛看來,這種滿足是不穩(wěn)定的。打個比方,當你知道自己成為了世界**物理學家時,可能并不在乎自己當時是否餓著肚子。但隨著時間的變化,你從社會地位中得到的所有滿足感,***終都會被饑餓感擠走。
我們理所當然地力圖穩(wěn)定那些具有不確定性的低層需求,才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
二、但馬斯洛的理論正確嗎?
要說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正確,未免有些言過其實——學界對此一直存在著不小的爭議。即便有學者認為精神上的滿足是一種“被制造出的需求”,而不是人類固有的內在需求,但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金字塔模型仍然因為完全忽略了精神需求而遭到批判。
另外,需求層次理論并不能解釋利他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利他行為是指個體優(yōu)先滿足他人的需求而非自我需求。這些行為可能是在邏輯上可解釋的“自私”行為(例如父母為孩子作出犧牲),也有可能是難以解釋的、完全“無私”的行為(例如個體為陌生人作出犧牲)。然而,可以確定的是,驅使利他行為產(chǎn)生的那些需求,并未包含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缺乏社會背景。在西方社會中,人們往往將個人需求優(yōu)先于群體需求;但在許多亞洲文化中,情況則完全相反,在這些文化中存在一種優(yōu)先服務于集體而非個人的需求,而“面子”這一概念就從這種需求中誕生。
三、用戶體驗設計中的需求層次
WEB設計開發(fā)雜志博客Smashing Magazine的撰稿人史蒂芬·布拉德利(Stephen Bradley)提出,馬斯洛的理論框架也可以用在設計需求上。他在原本的需求層次結構中填充了新的內容。
設計需求層次結構(從下至上)
和馬斯洛需求層次一樣,設計的需求層次中也只有當?shù)蛯哟涡枨蟊粷M足之后,高層次的需求才能得到滿足。
01)、功能性
能滿足用戶需求的設計,首先必須是可用的,且滿足了用戶***基本的需要。然而,如果設計僅僅停留于此,無論著眼短期或長期,都會被認為是“缺少價值的”。
02)、可靠性
下一個步驟,就是讓你的設計以一種可靠的方式運行,并給用戶提供持續(xù)一致的體驗。這么做可能會讓用戶對產(chǎn)品的感知從純粹的功能層面提升到價值層面,但并不能給產(chǎn)品附加更多的價值。
03)、易用性
接下來,設計應易于使用,并適當寬容用戶錯誤。滿足了易用性需求的產(chǎn)品,才有可能被用戶認為具有了“中等價值”。
熟練性
如果一種設計能夠幫助用戶完成或實現(xiàn)更多的需求,那么它可能會成為用戶所渴求的高價值產(chǎn)品,因為它能夠更有效地滿足用戶需求。
04)、創(chuàng)造性
設計金字塔中的***高層次,是創(chuàng)造一種產(chǎn)品,它既能滿足用戶所有需求,又同時具備形式、交互和功能上的美感。這就是***高層次的使用價值所在之處(例如Apple產(chǎn)品的設計)。
馬斯洛原版的需求層次理論可能與設計沒有多大關系。但史蒂芬·布拉德利將這個理論稍作修訂,就能成為研發(fā)產(chǎn)品的有效指導,帶來高層次的用戶價值。在付諸設計項目實踐時,將設計需求層次牢記于心,便會帶來令人驚喜的用戶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