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編輯:餐飲觀察 2018-06-20 19:09
2、技術在零售業變革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裴亮:技術對零售業的影響,首先體現在支付方式的改變。從基于PC端的支付寶到基于移動端的微信支付,支付方式的改變對零售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支付方式的***讓我國零售業出現了很多**的創新業務。 其次是獲客方式的改變。互聯網讓零售業營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以往獲客依靠商圈位置、DM單宣傳、班車擴大商圈等手段;現在互聯網流量的出現則改變了傳統的獲客方式,目前流量基本上來自大的互聯網平臺和網站。技術的影響將逐步深入,改變零售企業的經營模式,體現***明顯的就是零售業從實體商業轉為全渠道的運營。 全渠道運營就對企業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零售企業在管理技術上更為***,包括如何組合商品、控制損耗、提升供應鏈效率,傳統零售企業在這些技術上有長久的積累,更有優勢。而線上**的優勢在于數據,線上企業可以創新出新的引流方式、營銷方式等,但線上零售迄今尚未找到真正的盈利模式,這也是線上企業紛紛向線下零售企業尋求合作的重要原因。 3、目前零售業存在哪些技術上的薄弱環節?未來零售業的技術創新方向是什么? 裴亮:數字化應該是零售業實現轉型和創新的一個重要突破口。不過,此前調研顯示,有超過51%的零售企業尚未進行數字化轉型,而在已經進行轉型的企業中,前臺的數字化要***于后臺的數字化,即數字化營銷、全渠道策略等要明顯***于商品的數字化和供應鏈的數字化。 供應鏈環節是零售業必須要突破的瓶頸,在這個環節,目前提供給零售企業落地的解決方案比較少,需要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和零售企業聯手突破。 一是商品的采購和開發。商品采購涉及到品類管理、銷售預測和差異化,大數據挖掘是很好的工具。此前零售業做品類管理時也是從數據入手,這些數據包括商品銷售數據和顧客數據,但以前由于技術原因,數據主要是店內的“小數據”。 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以及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的應用,為零售業提升分析效率,做到隨人隨事、隨時隨地對商品配備、采購決策、訂單預測等大幅優化提供了可能性,進而提升商品動銷率、降低庫存周期、提升經營效率、改善毛利水平。 另一個是物流系統的技術研發。目前已經有了RFID、托盤標準化、溫控等物流技術,機器人、無人機等新技術也開始進入物流業,改善物流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目前已經有企業在這一方面進行技術布局,相信下一步也會有技術改善。 4、技術升級如何滿足消費者需求?未來哪些技術可能會為行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裴亮:對消費者而言,技術升級***重要的是帶來更多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商品,這是零售業的根本,只有流通效率提升,才能把商品價格降下來,目前的技術需要繼續挖掘這一核心價值。 新技術應該為顧客而發展,現在已經有一些譬如收銀、泊車、全渠道等技術的應用,讓顧客感受到技術帶來的便捷,但還遠遠不夠。此前看到的技術創新案例,仍然以引流、客戶服務等門店數字化技術為主。 但一些實用價值較高的技術已經逐步進入行業,例如區塊鏈技術就展現了價值,這一原本應用于財務領域的技術應用于零售業,解決了企業的可追溯問題;還有電子價簽技術,可以隨時調整價格、捕捉數據,幫助企業節約人力、提高企業營銷效率,以前由于成本原因推廣不順利,隨著成本降低,***近一段時間增長較快。這些技術都很有現實意義,但未來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總的來看,大企業在資金投入、技術儲備、人員配備方面有一定實力,在零售創新方面明顯***,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堅持業務引領技術創新、多元多點創新非常重要,零售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多方合力,才能推動其向正確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