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程序聯合中小經銷商,「品連科技」想提升快消品分銷效率
來源:互聯網
編輯:網絡
2018-07-01 00:45
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快消品類進入滯漲期,很多品類的增長從以前的 20% 以上直接掉到低位個位數,甚至開始下降。生產廠家開始裁員、壓貨、降低市場支持費用,導致傳統的經銷商利潤大幅下降。
中國目前線下快消品經銷商、廠家和銷售終端格局總體來說還是以小散亂為主,進入滯漲期之后,由于地域限制和規模限制帶來的利潤下降便漸漸明顯,因此中小經銷商們對更統一的渠道、更規范的經銷工具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同時小廠家缺少推廣能力,新出品的SKU只能通過經銷商落地終端小店,卻又缺乏大經銷商資源,因此小型廠家也需要一個可以推廣新品的平臺。
看到這個局勢,創立于2017年品連科技決定賦能中小經銷商,將其聯合起來,成為大型的總代理企業。因此品連科技研發了其針對中小經銷商、品牌廠家以及小店店主的銷售系統,并落地業務員進行進貨服務,希望利用系統將各級中小經銷商聚集在品連科技平臺上,成為地域經銷商的控股公司。目前品連科技主要涉及的貨物品類是快消品。
為了滿足三方的需求,品連科技的產品包括:
前端小程序:面對商家開放,商家可以在品連科技的電商平臺上下單并追蹤物流。和大多數總代類B2B平臺不同的是品連科技支持業務員代客下單,業務員會根據小店位置(靠近學校、旅館、醫院等地的小店銷售的東西都不一樣)、以往銷量等數據幫助小店選擇進貨商品。
廠家端小程序:系統會為廠家定制銷售頁面,小店端小程序頁面會按照廠家來進行分類,主要目的是讓小店看到廠家新的SKU上線,并推薦暢銷的“必分銷”商品(暢銷數據來自廠家端)。
業務員端小程序:業務員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到服務的門店進貨以及銷售情況,并有任務系統和KPI統計功能。王延嶺表示,平臺希望提高業務員的專業性,每個業務員需要重點關注一些品牌和廠商,從而在向小店提供咨詢時更專業。
目前品連科技采用的是收購+加盟模式聯合中小經銷商,王延嶺表示,平臺會派遣當地的自營業務員為加盟經銷商進行服務,當一個城市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平臺會在當地開一個子公司進行直營經銷業務。目前品連科技在全國有15個子公司。品連科技會控股子公司70%的股份,剩下股權的則由當地加盟商持有。
王延嶺告訴36氪,平臺2017年7月開始升級系統,預計今年1月可以上線。目前品連科技已經落地了30多個城市,覆蓋了7萬家門店,入駐廠家12個。平臺上目前有100 多個業務員,一年銷售額達到了3億元。
供應鏈方面,品連科技目前有16個自營貨倉,20個聯營貨倉,200多個配送車輛,可以保證小店下單后24小時之內到貨。王延嶺稱,目前平臺資金和銷售額可以做到1:10,貨倉一個月周轉一次。
目前平臺收入主要來自于貨品差價,并且公司已經開始盈利。
小散亂的格局一直都有整合的價值,在快消品B2B領域雖然有類似中商惠民、進貨寶、電商互聯等企業,但由于B2B模式同時省去了經銷商們的服務功能,在二三線城市,中小經銷商依然是小店們的主流選擇。目前市場上和品連科技模式相似的有京東新通路,但新通路主要追求大而全,品連科技希望將平臺上SKU保持在1000個以內,只關注快消品這個細分領域。
平臺運營團隊目前有10人,創始人王延嶺有較長的產品營銷經驗,曾領導鈣爾奇添佳及炫邁口香糖在中國上市。
品連科技正在尋求***輪2000萬元融資,愿意出讓10%的股權。資金將主要用于拓展小店和廠家以及升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