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編輯:網絡 2018-06-20 20:24
商界導讀: 龐大集團打造了一個超過550億元的汽車超級代理商航母,但與生俱來的“代理”局限,讓這個本該掌握話語權的企業,雖極盡努力卻依舊走不出某些“命中注定”的宿命——
■文/《商界評論》記者 魯渝華
2012年8月28日,位于北京亦莊的中冀斯巴魯大廈內,龐大集團召開了一場特別的新聞發布會。
發布會從一開始便不平靜,除了記者外其他“閑人”都被嚴格準入,樓下保安如臨大敵。主持人剛就發布會的目的做了闡釋,坐在臺上的董事長龐慶華便一把拿過話筒直奔主題,就媒體曝出的甚囂塵上的“欺詐門”事件逐一解釋。他的情緒有些激動,主持人試圖插話,均無功而返。
龐慶華***近又有點煩。之前有媒體稱,龐大集團在2010年至2012年里,以簽下所謂空白合同的誘騙手段與購車人簽訂融資租賃合同,金額達數千萬元之巨。8月20日上午,在龐大臨時股東大會上,憤怒的車主們更是直接沖進辦公大樓討說法,龐慶華被40多人圍堵在會議室里,雙方情緒激動,場面失控,***終,進退受阻的龐慶華不得不答應和車主們逐個面談協商,可謂“顏面掃地”。
從一個在地圖上都鮮有人關注的小縣城河北灤縣走出來,到成為一個年銷售規模達550億元的汽車經銷航母,龐大無疑創造了諸多令對手望其項背的奇跡。它是全中國數萬家物資公司中***活下來的“活化石”,連續6年蟬聯汽車經銷**的巨無霸,它還是國內汽車流通企業中**A股上市的標桿企業,有著遍布全國28個省市的數百家4S店以及密密麻麻數不清的子、孫公司。
任何一個數百億的公司似乎都應該有足夠多的話語權,但這個看起來“不可擊敗”的巨無霸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堅強。它雖然以各種打破常規的手段實現了企業的超高速發展,但與之相伴的困擾也同樣“觸目驚心”。它足夠龐大,卻沒有自己的產品、也缺乏足夠吸引人的商業模式;它高度依賴于上游汽車廠家的分撥調配,卻不能掌握自己生殺大權;它對資金過度依賴,一直緊繃著命懸一線的運作,但產出比“可憐”,規模擴張往往并不能換來利潤的同等上升。盡管龐大一直夢想擺脫 “夾心層”的困境,但與生俱來的經銷商定位局限,卻讓他們往往欲罷不能,進退無路。
龐大一直在做著一個讓企業擺脫宿命的夢,但這個夢往往夾雜著撕扯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