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特許加盟榜 編輯:木子 2018-12-05 18:03
網絡科技給帶來了不一樣的挑戰,老師不僅要在教師上課,還要適應虛擬課堂教學,有人甚至擔憂老師會被取代,因為人工智能做到了太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面對新技術、新時代,教師面臨著巨大挑戰。可是教育,說到底是改變人類思想進程的活動,并不是簡單一句人工智能能解決的。
解題的思維方式,需要老師來引導
網絡無法傳遞孩子學習思維,但是老師可以。我們的老師要做的,是如何在信息化的時代,把自己的思維方式更好地傳遞給學生,把技術變成自己的助力,而不是阻力。相信這是每一位老師,都會探索下去的話題。
學習自始至終都需要老師來引領
當開始出現以后,就有人說以后就不需要老師了,學生在線學習就可以了。但是沒有實體課堂的學習氛圍,僅僅依靠中小學生的毅力和自制力,有多少家長放心讓孩子在線上完成學習?尤其是數學等理科課程,必須要有老師的引領,這是網絡無法替代的。互聯網和大數據其實給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個性化教學工具。當意識到這一點時,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對待新技術的態度就會坦然得多。
魔耳國際教育無處不體現教育現代化,為了做優質教育,互聯網必不可少。教育被賦予新定義,而在未來,有一項絕不能被替代的職業就是老師。但是教師的角色被賦予了更豐富的涵義,我們不得不探討,什么樣的教師不會被淘汰?
1、主動擁抱新技術的老師。作為教師,如果不正視這個現實,堅守在固有傳統的經驗上,那么,就會被自己的學生和知名的技術遠遠地拋在后面。于是,今天,教師要和學生們一起擁抱新技術。
2、終身學習的老師。“互聯網+教育”對于教師來講,到底意味著什么呢?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學習。只有不斷“海納百川”,才能“源源不斷”;只有不斷吐故納新,才能與時俱進。
3、善于引導學生多維度探究的老師
在“互聯網+”時代,孩子們獲取知識和尋找“答案”的途徑、方式有很多,在這樣的時代,如果還卡住“標準答案”不放,則將毀掉孩子的創造能力。
4、用創造性的方式解答學生“難題”的老師
5、交流、溝通能力強的老師
雖然技術在發展,但畢竟這只是一種人機互動,所以,實現更好的、全方位的與學生的互動,也是我們老師的優勢所在。畢竟人類的情感、細微變化還需要人類來捕捉。教師能做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網絡恰好不能。
6、情商高、更人性化的老師
有人認為,對于解決社會問題來說,人工智能會比人類做的更好。但我們需要明確,性格是我們人類所特有的,在指引我們穿越不確定的未來時,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老師也是如此,我們老師帶給孩子的關心、關懷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7、以學生個性化發展為中心的老師。人們越來越呼喚回歸人性的教育,這也值得我們老師引起足夠的重視。
新時代下,教培面臨著房價上漲式的快速變化,教師作為教育傳授的主體,一成不變**是災難,如何提升競爭力不被淘汰,12月12日魔耳國際教育年度新品發布暨校長高峰論壇,抓住改革方向標,引導學校合理布局,歡迎每一位教育人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