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特許加盟榜 編輯:榜君 2018-11-23 11:06
便當外賣加盟市場如火如荼,各類便當外賣平臺也是訂單滿天飛,外賣小哥不是在送餐的路上,就是在接餐的路上,主打外賣的餐廳也因此接連出現,大有搶占傳統餐廳之勢。但這并不意味著外賣餐廳可以隨便找地方開。隨意選址,仍有可能“滿盤皆輸”。外賣選址,沒你想得那么簡單……
一、外賣選址,什么***重要?
同樣是做外賣,為什么“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有的店甚至比傳統堂食餐廳賺得更多,有的則門庭冷落半天不來一個外賣小哥?外賣餐廳看似哪兒都能開,但根據外賣“快捷、方便”的特性,***核心的考量因素有以下兩點:
1. 用戶密集度越高越好
外賣雖然擺脫了對客流量的依賴,但依然要選擇在寫字樓和住宅樓扎堆的地方。***是因為人流量足夠大,才會有足夠的外賣用戶;第二是因為距離較近便于配送,縮短配送時間,對用戶體驗也至關重要。
2. 考察目標用戶的年齡層次和能力
分析餐廳的用戶群體是一個比較復雜的事情,因為要從多個維度去分類,即使同樣是寫字樓,面對的用戶可能也不一樣。
年輕人毫無疑問是外賣的主力消費群體,因此大學院校、中**寫字樓等年輕人聚集的場所都很適合開外賣餐廳。住宅區就要分情況考慮了:二手房、租房興盛的住宅區的年輕人較多,而較新的樓盤居住的更多是家庭生活穩定的人群,對外賣的需求相對較小。
總而言之,做外賣餐廳并不代表不要選址,而是更強調大范圍層面上的選址,比如**要選在商圈、寫字樓附近;與堂食餐廳不同的是,外賣餐廳不用太關注某一商圈內的具體位置,像交叉路口、轉角等傳統餐廳的“黃金位置”就用不著搶破頭去爭取。
二、巧借平臺數據計算成本
由于不需要太多堂食位置,外賣餐廳可以盡量縮減店鋪面積以節約租金,減少員工以節約人力成本。然而這也只是粗略的方針,外賣餐廳的租金依舊是一項不小的支出。
借助互聯網數據,可以了解當前外賣的市場空間、市場容量,了解消費者規模、競爭對手規模,可以通過比對消費者人群特質、消費能力、消費頻次等來鎖定目標群體,繼而做到對門店位置的初步判定。
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借助外賣平臺的大數據來設計自己的“選址模型”,這種建立在“人民幣投票”基礎上的數據會與事實更接近。
假設一家烤肉飯外賣餐廳要在A處設點,那么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來計算餐廳租金的上限:
1. 通過平臺數據查看A附近2公里范圍內的日訂單總量,取出***低值和***高值;
2. 篩選出A附近2公里范圍內客單價在10-50元之間的快餐品牌,統計它的日訂單量;
3. 在10-50元快餐品牌的基礎上進行“米飯類”快餐篩選,由此可以統計A附近2公里范圍內的日平均訂單量(假設是100單/天)。
4. 找出A附近2公里范圍內米飯類快餐的前三名,可以計算出這一區域內的***高訂單量(假設是500單/天),***高訂單量÷平均訂單量=保底單量。
假設這家新店按外賣80%、堂食20%的銷售占比來預估的話,房租一定要保證在營業額的5%以內才能獲利。
所以,按照客單價25元,每月正常售賣26天來計算,年營業額=(100+500)÷2×25×26×12=2340000元,房租=2340000×5%=117000元。也就是說,如果想在A處,其房租應低于117000元才可行。
當然了,這些互聯網平臺的數據不僅可以用來估算租金,還可以用于衡量品類在某一區域的競爭強度、餐廳的定價策略、滿減政策等等。
三、外賣做大就靠密集布點
“密集布點”的擴張方式能夠讓外賣品牌以成本***低、效率**化的手段來滿足用戶對“實效性”的期待。
外賣的一項重要支出就是配送。配送成本極大地影響了外賣餐廳生意的好壞。同一區域內,餐廳可以沿“東-北-西-南”四個方向打通,或是把想要覆蓋的商圈按照“距離***短”、“交通***便利”、“配送成本***低”等條件進行連接和劃分,進而逐步打通。
將外賣門店集中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縮短店與店之間的距離,提升物流和配送效率。門店數量和訂單量的增加可以實現“大規模采集”效益,有效降低供應價格并獲取鏈條差價,增加盈利點。
便當外賣加盟雖然是新興的餐飲態勢,但始終離不開“食物+服務”的本質。因此,在選址等前期籌備環節仍然需要從用戶需求出發,認真做好市場調研,這樣才不會輸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