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下午3時,國際現貨黃金(1776.60,4.50,0.25%)報1731美元。縱觀下半年黃金走勢,自5月16日直跌谷底的1538美元后,8月中旬國際金價便出現上揚走勢,至今漲幅已達10%左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黃金市場研究中心理事長祝合良在9月13日舉行的“商業銀行黃金投資高峰論壇”中稱,貨幣流動性大增、美國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和利率變化、歐債危機以及各國央行行為的變化,將合力決定黃金市場近期的走勢。
記者獲悉,2012年上半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市場運行平穩,受價格寬幅波動影響,
黃金交投較為活躍,黃金總成交量3247噸,同比增長11.7%,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長23.8%。此外,市場對實物黃金的需求進一步增強,共計交割黃金550噸,同比增長13.8%。
目前,黃金價格逐步回到“平臺期”,除了歐債危機的影響逐步減弱外,另一主要緣由是,用金企業在9、10月份將大量買入黃金。一黃金投資公司金融機構部區域總監向記者透露。
據了解,上半年黃金交易規模總體增加,主要體現為自營業務和代理業務均有所增長,其中代理業務的增幅明顯大于自營業務。綜合類會員業務實現的增長,商業銀行自營業務和個人業務則微降。
代理交易放量
據深圳黃金投資有限公總經理謝宏梓在前述論壇上透露,截至2012年8月,全國已有40余家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與其公司簽訂黃金業務合作協議,并正式開展黃金代理交易業務。
據記者了解,與深圳黃金公司達成黃金代理交易的銀行數量,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別為1家、7家和22家。2010年我們黃金代理業務交易近300億元,2011年飆升至1000億,在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排名也在三年內從第65名提至第13名,謝宏梓說。
“黃金代理業務交易量的急速擴張,從側面反映出城商行、農商行等對開展黃金交易業務的迫切需求。”深圳金融電子結算中心黃金業務部副總經理潘新華稱。
客戶對銀行產品需求的日趨多元化,迫使銀行內部加緊豐富其黃金產品與黃金交易業務。但一般情況下,城商行、農商行不會選擇掛靠在股份制銀行旗下去開展黃金交易業務。
“ 原因有二,一是我們擔心客戶資料在上報過程中遭泄密,這恐怕會導致銀行間‘爭客戶、爭存款’的現象。此外,我們認為股份制銀行的黃金交易代理業務的專業化程度仍有待考究。”一城商行個人銀行部副總經理向記者透露。
促中間業務增長
據悉,長安銀行將與深圳黃金公司達成黃金代理交易協議,長安銀行個人金融部經理李玉對記者坦陳:“短期內開展實物黃金和黃金‘T+D’交易代理業務難以給本行帶來盈利,該業務成行,主要是為滿足客戶資產配置不同的需求。”
而洛陽農村信用聯社業務科經理張學強稱,其所在農信社暫無黃金代理交易的需求,“一方面是農信社的
技術尚無法支持與黃金代理交易系統的對接,另一方面,我們起步較晚,在未對客戶的分層和需求做出詳實分析前,不敢輕易開展黃金交易代理業務。”
潘新華也表示,目前已經達成代理協議的農商行和農信社的數量,大概只有城商行數量的八分之一。
但黃金T+D以及黃金現貨等業務,能夠為銀行帶來穩定的中期、長期收益來源,銀行應該重新認識并做好正面引導,北京大學和諧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黃筱峰在論壇上稱,“客戶買賣黃金T+D的資金與其配套的銀行保證金,一旦能形成長期沉淀,將成為銀行重要的收入來源。”
黃透露,曾有一位投資者交給他八百萬資金,每半月交易一次,他***終為該名投資者額外賺取了三百萬的投資收益,但同時也為作為中間商的銀行貢獻了70萬元的年收益。
但前述金融機構部區域總監也對記者說:“無論是銀行還是黃金投資公司,不能將其盈利與否,都押寶在大客戶的身上。擴大客戶基數以及保持資金的沉淀量,是保持高收益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