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打工越久,越難創業成功?
來源:互聯網
編輯:互聯網
2018-09-14 09:26
你準備再打3、5年工,然后去創業開店,對吧?打工越久,越難創業成功
二十幾歲的時候,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同學有不少人都認可這么一個觀點,那就是今天咱們好好工作,努力拼搏,為的就是將來有**自己創業當老板。他們都相信自己打工幾年后,一定會出來創業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可是如今十年過去了,我卻發現大家年輕時那些豪言壯志,很多都沒有實現。說自己**不會一直打工下去的人,還是在擠地鐵上下班,還是在深夜努力地加班。似乎把自己當年的諾言都拋到腦后了。我覺得他們已經沒有勇氣,也沒有能力去實現自己當年所說的:等我再打3、5年工,我就自己出來創業!事實卻是,打工越久,就越難創業,越難成功,那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思維上無法改變,無法突破。對于一個打工的人來說,他關注的往往是一個局部,因為公司給他安排的任務往往只是公司運營中的一小塊,有的負責的只是銷售,有的負責的只是設計,有的負責的只是產品。但是對于一個公司的老板,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他需要的能力是能夠進行整體操盤,整體把控的能力,他們有整體運作的概念,能夠看到問題的全貌,能夠進行系統的思考。這對于一般的打工者而言,真的是難以突破的,因為他們在長期的打工生涯中,已經形成了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
第二、難以跳出舒適區。我有個朋友,當初我辭職創建自己工作室的時候,他說他也要辭職,他也想出去干點事。可是五年之后我再跟他見面時,他還沒有從公司辭職,他的身材已經走樣了,人也少了很多靈氣,變得慵懶了很多。不過他升職了,而且一直干到現在。可是我覺得,如果公司不垮,老板不趕他走,也許他會一直在公司呆下去。實際上,他已經無法跳出自己的舒適圈了。因為在公司里面,他有穩定的高收入,人際關系非常穩定,已經習慣了這種按部就班的生活。哪可能再放低姿態,從零開始去創業呢?
第三、管理崗位容易讓人迷失。很多打工的人,在一個公司呆了多年后,都會慢慢地走上管理崗位。而做管理也的確很吸引人,畢竟不用自己再做一線的工作,只需要安排任務,跟進進度。可是很多人走上管理崗位之后,反而迷失了方向,他們會去翻看各種成功學、厚黑學的書籍,在辦公室耍各種小手段,勾心半角沉迷其中,越來越遠離自己前進的方向,變得讓人憎惡。像這樣的人,已經不太可能適應自已創業的生活了。
各位朋友,你認可“打工越久,越難創業成功”這句話嗎?你身邊有這樣的例子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