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在中國給人的印象往往只有三種形態,一是中國門店數突破幾百甚至上千的國際大型連鎖集團,比如星巴克、Costa;二是愛打明星牌、重視餐食,旨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休閑空間的韓式咖啡館;三是專注于小而美,或重咖啡品質、或重空間設計的獨立咖啡館。中國本土運營的成功的咖啡連鎖,似乎屬于這三個主要群體之外的部分,而北京的 Flatwhite,就是在這個格局的空白處打拼的一個本土品牌。
故事要從 1989 年開始,Flatwhite 的創始人洪夫當時前往新西蘭留學。在那個年代,咖啡對于國人還十分陌生,遑論欣賞品質和咖啡豆品種的程度。90 年代初,他在新西蘭一家咖啡館喝到**名為 Flatwhite 的咖啡。簡單來說,這種咖啡和拿鐵相比,它的咖啡比例更高、味道也更重,而和卡布奇諾相比,它的奶泡更細。
對于當時的洪夫來說,這杯咖啡的味道擊中了他,也把他拽進了咖啡世界。1994 年,洪夫回國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意,和咖啡并無關聯。因為工作的關系,也因為想念新西蘭的食物和咖啡,他的很多時間都留給了新西蘭,這也讓他萌生了把這些東西帶來中國的想法。
因為那一杯 Flatwhite 的情結,洪夫自己開的咖啡館也叫做 Flatwhite,這家店不只是名字有澳洲的血統,店中提供的果汁、礦泉水、乳制品都從新西蘭進口,而剛開始技術和原材料也都從新西蘭直輸。在新西蘭威靈頓,洪夫有一個常去的咖啡館叫做 Fidel’s Café,用古巴前領導人卡斯特羅的名字命名、加勒比風格的裝修。和這家咖啡店合作的生豆烘焙廠,則是同樣帶著加勒比風格的 Havana Coffee。從老顧客到生意伙伴,洪夫就這樣把 Fidel’s Café 的老板 Roger Young 以及 Havana Coffee 的 Geoff Marsland 帶進了他的生意里。
對的時間:精品咖啡正當時
2006 年,Flatwhite 開在了秀水商場的東側街邊,同樣帶著加勒比式的裝修。在當時, Fidel’s Café 派出咖啡師,負責店中的咖啡制作、品質控制和人員培養,Havana Coffee 每個禮拜從新西蘭把烘焙好的豆子空運到國內,這在精品咖啡還未起步的中國大陸來說算是一個瘋狂的舉動,咖啡豆的成本高達 400 元一公斤,在當時算是天價。店鋪中除了咖啡,還有一系列新西蘭風格的簡餐,比如三明治、硬面包圈(bagels)、牛肉派等。生意開始的頭兩三年,洪夫只是想“小富即安”地經營這一家小店。
2008年奧運會期間,他們在 798 藝術區的尤倫斯藝術中心對面開設了第二家咖啡館,這也成為現在 Flatwhite 中國人認知度***高的一家分店。在這之后的 2009 年是 Flatwhite 的轉折點,它不再是偏安一角的獨立咖啡館,而走向了自營的連鎖店,2010 年他們在通州地區設置了中央廚房,這也是連鎖餐飲的一個重要標志,在設計風格上也定下了相對固定的基調,是以木料和金屬材質為主的簡約風格。
而這背后是 2009 年開始中國咖啡市場的高速增長,同樣是在那一年,麥當勞正式將麥咖啡引入中國市場、肯德基也開始低調試水現磨咖啡,從 1999 年星巴克剛剛到中國、2007 年 Costa 進入中國到現在,咖啡越來越多進入大眾生活,只花了五年時間這個市場份額就翻了倍。
由于自家店面擴張用量增加,以及市場對于他們咖啡豆需求的增加,當時 Flatwhite 在 798 藝術區中的 751 廣場附近設置了屬于自己的烘豆廠 Rickshaw Roaster,可以進口生豆、再由新西蘭的技術人員來到北京負責烘制,和之前空運熟豆相比大大節約了成本,也提高了新鮮度和穩定性。
對的位置:深入咖啡人社區
洪夫把 Flatwhite 定位在社區咖啡館,咖啡人群聚集在哪里,店鋪就會開在哪里,而北京目前的咖啡消費者集中在外國人群體、高校學生、白領、有海外生活經歷的中等或以上收入人群中間。
到目前為止,他們有 2家店位于藝術區、3 家店進入外交公寓、1 家位于大學、1 家位于音樂廳。這些店鋪的區位看上去頗為分散,有商業區、住宅區、文化藝術區。外交公寓的住戶毫無疑問是咖啡的主要消費人群;精品咖啡進駐高校,特地選擇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學校的食堂樓,同時提供比其他分店更為優惠的價格,有大量的海外留學生同樣可以帶動消費;而公共文化場所的精品咖啡,這在上海先行了幾年,在北京還近乎是**的事情,接觸西方音樂的人群往往也是咖啡消費的重要人群。這些區位的選擇有別于一般以商區、居民區為中心的選址原則,而是向日常生活中更多縱深的休閑場合擴張。
Flatwhite的 10 家店鋪總共被分成三種類型:餐廳(restaurant)、咖啡館(café)和小咖啡店(coffeeshop)。以咖啡館(提供咖啡和簡餐)形式為主,居民區和校園的分店即是如此。***一家餐廳定位的分店位于751 廣場,占地 500 多平方,比其他門店 200 多平方的面積翻了一番,除了日常經營餐飲、菜單品類***多之外,還可以承辦包場活動和晚宴。而小咖啡店只提供餅干、蛋糕等小食,不含餐。
未來判斷:多渠道輸出自有產品
2015 年,則是 Flatwhite 正在經歷的又一個轉折點。目前旗下 10 家均為直營店的咖啡店品牌,將在經營方式和渠道方面進一步擴充。
首先,在原材料生產上,2009 年開設的烘焙工廠目前 70% 左右的產品還是供應給當地的西餐廳、咖啡館、大使館等, 30% 為店鋪自用。現在他們的工廠正在申請 QS 質量認證,這可以幫助他們的產品進入超市商場,以及正在籌備的電商平臺。
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今年開放了連鎖的業務。這個業務一共分為兩類,一是在加盟方自有品牌的前提下,提供完整的咖啡館咨詢業務,從技術、等方面服務對方,幫助其開設咖啡館;二是一般意義上的連鎖加盟,Flatwhite 提供品牌、原料、技術、設計,開設更多 Flatwhite 旗下的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