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內有句話,“只要地點好,垃圾也能賣出錢!”餐飲店,地址的選擇是餐飲投資的***關。對于這樣的難題,缺少資金支持的草根創業者會有很多困擾,對此,給大家介紹幾種省力又省錢的草根選址方法。
策略一、跟隨競爭者
很簡單,跟著你的競爭者,在其店址附近的一定區域內選址。
1、確定跟隨對象
進入某區域前,先調查該區域內的競爭者,從中選擇那些在店址方面與你相近且成功的。
2、以競爭者店址為中心,向四周擴散式選址
擴散區域要控制好,不能無限制地縮小(如在同一幢樓里、隔壁或對面)或擴大(如超出了該店所處的商圈),依據自身情況具體對待。
3、確保一個原則——所選店址必須有足夠的市場容量。
策略二、搭車式選址
如果你有很強的交際能力或有一定的人脈關系,可以與和你業務有密切聯系的公司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不僅選址成本更小,店址還有保障。
策略三、自己掃街
簡言之,就是親自或派人實地考察,發現可用店址的機會。
1、確定重點掃街區域
在掃街前須制定一個詳細、科學的路線圖,以免重復或遺漏。
2、準備好掃街工具
包括紙,筆、照相機、房屋基本情況表等記錄工具,帶上移動電話,當地地圖和自己制定的路線圖。對于較大區域的掃街可用機動車。否則,**用自行車甚至步行。
3、掃街人員現場考察
對于公開的店址租售信息,一旦發現要立即聯系了解基本情況并記錄,**能現場看房或約定看房時間。如果該址符合基本條件,還要拍攝店內外的各種照片,以便作對比。
對于非公開的符合選址標準的店址信息,則應主動詢問。詢問時,一定要講禮貌和技巧,**直接詢問該店一把手;同時,不要太張揚,以免給出租人帶來不適。
4、多總結多交流
每天掃街結束后,一定要做個完整的記錄并進行總結,以便將來審核、評估店址。如果有幾批人分頭掃街,則每天還應碰頭,互相交流信息。
5、對所有的備選店址分別評估、談判,直至***終簽約
由于好的店址通常全有許多競爭者在搶,因此你可以同時看房和談判,保證***時間得到好店址。
策略四、找中介
房地產中介一般都掌握著豐富的關系網和資源,但良莠不齊,要善于借助其資源,也要謹慎辨別,以免受騙。
1、找主攻商鋪的中介,告知其詳細的選址要求
如果選址是秘密進行的,那么一定要與對方簽署保密協議,以免選址信息被泄露。
2、評估并確定中介推薦的店址。
策略五、發布廣告
1、確定發布媒介
一般來講,店址信息的廣告多見于報紙、互聯網。張貼海報等幾種媒介。所選媒介只要能覆蓋你想選址的區域即可。
2、時刻保持聯系方式暢通,詳細記錄每個信息
在**接到信息時,不要忙于做出判斷,要經過詳細的反饋調查后再做出取舍。
3、整理廣告信息,逐個研究、分析并初步確定可能的對象,然后回訪、***終確認。
策略六、利用供應商的資源
你的供應商也能為選址服務,他們可能同時為多家提供商品或服務,掌握與你同類型店的很多店址,熟悉每個店址的經營狀況,能幫助你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1、主動跟供應商聯系
如果你向他進貨,通常他會非常樂意向你提供店址和競爭者的信息。當然,出于職業道德,有些供應商可能不會向你提供相關信息,甚至會提供一些虛假信息,所以要有所分析和篩選。
2、根據供應商提供的信息,采取對應的選址方法
比如供應商說某店經營每況愈下,不妨去調查此店是否有轉讓或出售的意圖;供應商說某店經營狀況非常好,訂貨量一直較大甚至持續增加,不妨調查該區域的同類市場是否飽和,若嚴重不飽和,成功率會大很多。
有的供應商為了擴大業務范圍,會刻意去研究自己的商品或服務的市場,所以他們可能有大量備選地址信息。
策略七、動用關系網絡
把要選址的信息告訴你的“關系戶”,讓他們提供信息給你。“關系戶”可以是你的親朋好友、舊熟新識。
策略八、搜尋免費地址源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種媒介都有可能提供關于店址的信息,所以你一定要善于發現并利用這些信息,尤其是那些免費或以極低的成本就可輕松獲得的店址信息。
1、留意互聯網
你可以在專業搜索網站輸入關鍵詞搜索,也可以在專業中介網站、分類信息網站、地區性網站、各種論壇、聊天室里查詢或發布信息。熱點新聞的評論、自己的網站,博客也是不錯的選擇。
2、留意店外張貼
那些意欲出讓自己店面的人經常會在店外及附近張貼海報,你可以留意所要進入區域的這些張貼。
3、留意廣告
通常,城市日報或晚報上會有大量的這種廣告,只要留心,一定會發現不少店址信息。
參考:麥當勞的商圈調查與選址策略
一、塞拉模型法
主要參數
1、附近的居民情況以及他們的收入;
2、競爭對手的數量;
3、交通流量;
4、餐廳建筑物的外觀及其類型。
二、CKE餐廳選址法
需要的有關數據
1、附近街道上每天的車輛數。
2、本區域內所有餐廳的座位數。
3、本區域內藍領工人所占比例。
4、10分鐘內即可到達餐廳的公司職員人數。
5、周圍10分鐘內就可到達的人數。
6、本區域內人口的平均年齡。
7、營業區域內連鎖餐廳數。
8、10分鐘內可以到達的所有人口數。
需要達到的指標
1、本區域內所有餐廳座位數不少于1200個。
2、75%的人口屬于藍領階層。
3、平均年齡在26―32歲之間。
4、10分鐘內有10000名職員可以到達這家餐廳。
三、商圈分析法
商圈的確定
確定商圈先要確定商圈的軸心點。餐廳所在的位置就是商圈的軸心點,應該了解軸心點所在街區的情況、交通狀況和具體位置。僅有圓心而無半徑,圓是無法畫出的。為了由地點定位繁衍出區域定位,必須通過半徑標志,準確地畫出各層商圈,即以店鋪位置為軸心,以習慣性的一定距離為半徑,畫出商圈。
對處在不同地區的餐廳來說,商圈的半徑距離各有不同,要受當地人口密度、附近競爭餐廳、餐廳供應的菜肴差別、交通方式、餐廳聲譽等因素的影響。而在大城市的市中心,餐廳的商圈半徑通常只有兩三條街道的距離;
在市郊,則可能是10多公里的距離。另外,對于不同地區的餐廳,不同商圈顧客市場的份額不同。一般來說,一家餐廳顧客群中心核心圈的顧客占55%―70%,次級商圈的顧客占15%―25%,邊緣商圈的顧客則較為少見。
商圈的分析
商圈分析應考慮的者因素有:商圈內的人口規模、家庭戶數、收入分配、教育水平、年齡分布及人口流動情況、消費習慣等。這些可以從政府的人口普查、年度統計及商業統計公告等資料中獲得。
四、麥當勞選址原則
針對目標消費群,麥當勞經營定位于年輕人、兒童和家庭成員,所以選點必須在這些人出沒的地方或繁華鬧市人潮涌動之所。
講究醒目,設點一定要在一樓或二樓的臨街店堂,要有透明落地玻璃窗,讓路上行人感到麥當勞的文化氛圍。
不急于求成,黃金地段的房價往往過高,當房主要價超過投資心理價位時,麥當勞一般不急于求成。
優勢互動,麥當勞往往選擇品牌知名度和信譽度較高的“家樂福”、“沃爾瑪”等知名百貨企業來中店,這樣既可為百貨企業帶來客源,又吸引逛商場的顧客到麥當勞就餐。
麥當勞的選址,精確到“米”,方法有“數燈泡”、“步量”等,盡量讓人們***需要時容易找到它們。
麥當勞的研究表明,顧客來麥當勞就餐的決定,其中70%是一時沖動,所以麥當勞選擇的餐廳地點盡可能方便顧客的光臨。
因此,既然在資金上缺少優勢,草根創業者就必須在選址的時候比別人更辛苦一些,用更多的行動以及更細致的調查來彌補資金上的欠缺,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合理的方法,那些勤勞的草根創業者一定能夠找到合適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