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強者恒強,弱者更弱”的大趨勢下,眾多房企紛紛提出規模賽跑的口號,千億則成為他們一道特殊的門檻和紅線。
重組上市兩年后,招商蛇口終于完成它的千億目標。2018年1月15日晚,招商蛇口公布了其2017年業績快報,其顯示,2017年銷售金額為1127.79億元,同比增加52.54%,且超額完成全年目標。根據克而瑞2017年房企業績排行榜單,招商蛇口排名第14位。
規模競爭日益激烈,盡管招商蛇口已經擠進千億陣營,但仍處在前有強敵,后有追兵的境地,恒大、萬科、碧桂園皆成5000億元銷售規模巨頭,而在一千億級別里,龍湖、新城、旭輝、泰禾也都是實力相當的“黑馬”。作為成立了39年的老牌房企,回望往昔,不免為之嘆惋。昔日中國房地產市場四大金字招牌“招保萬金”排行老大的招商地產,與中國房企***梯隊的差距已非常明顯。
掉隊***陣營
成立之初的招商地產風光無限,用“天生貴族”形容并不為過。資料顯示,招商地產的前身是蛇口工業區建設指揮部房地產科,1984年獨立成立公司,是中國***早的房地產公司之一,是央企招商局集團三大核心產業中房地產板塊的旗艦公司,國家一級房地產綜合開發企業。彼時成立的房企,還有如今規模破5千億的萬科。
2000年,招商地產開始大規模開發商品房,并以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地區為核心布局了在全國的陣地。據當時數據顯示,萬科全年營業收入為38.7億元,招商是29億元,兩家的業績相差并不算大。
2004年,剝離了港口、石化等業務資產的招商地產實力達到頂峰。當年的銷售總量超過深圳萬科,位居深圳***名,并成為華南一線品牌企業。彼時,還與保利、萬科、金地并稱為股市中表現***活躍**代表性的四大地產龍頭股。值得一提的是,招商地產還是國內首只地產百元股,曾在2007年11月創下102.89元的記錄。
但在隨后數年中,萬科和龍湖、碧桂園、恒大等后起之秀發展迅猛,招商地產卻頂著穩健發展標簽漸落下風。
進入2009年,招商地產開始顯現頹勢。當年的數據顯示,萬科銷售金額643億元、保利433.8億元,招商地產的銷售金額為205億元,約為萬科與保利同年銷售金額的32%與47%。
而到了2010年,差距更加明顯。當年的銷售金額僅為146.25億元,對比之下,萬科卻大放異彩,銷售額達到1081.6億元,成為國內**千億房企。同為央企的保利地產也實現簽約金額760.42億元。后起之秀,碧桂園和恒大上半年銷售也分別達到544.7億元和871億元。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萬科、恒大、碧桂園等房企主打剛需產品并堅持快速周轉時,招商地產卻缺乏標準化的產品線、市場布局不夠均衡、高端產品比例過高,種種因素影響了它在“黃金時代”的發力。
重組后人事震蕩
已被甩在第二梯隊多時的招商地產,寄希望于重組后的涅槃重生。在2015年短短9個月時間內,招商地產便完成換股吸收合并方案。曾經作為“招保萬金”四大龍頭房企之一的招商地產,被“招商蛇口”這一新的上市平臺所替代。
重組雖給了招商蛇口再次回歸一線房企的希望,但自合并重組后,公司便進入多事之秋。
一年間,招商蛇口出現多名高管離職現象,離職潮甚至延續至2018年。其中包括孟才、王晞、何飛等“公司重臣”。在招商蛇口內部,這三位還被稱為招商系“三大金剛”。
2015年12月30日,招商蛇口重組上市并正式聘請公司經營管理層,在任命許永軍為總經理的同時,孟才、王晞被任命為副總經理。此外,擔任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一職的還有劉偉、朱文凱、楊志光、閆承大、張林、趙軍、龔鐳、何飛等人。
資料顯示,孟才此前是招商蛇口華北區域的***責任人,在招商蛇口內部以激進拿地著稱,被視為“拿地干將”。他曾被寄予了開拓華北戰場、收復失地的希望。就在離職前,還親自坐鎮北京督戰,***終招商蛇口奪得兩宗地塊。
與孟才同一時間選擇離開招商蛇口的還有一位公司高管王晞,資料顯示,他曾為招商蛇口副總經理,兼華東區域總經理,在招商蛇口整合之前,其職務為招商地產副總經理。王晞操盤經驗豐富,曾完成20個城市、40多個項目的開發管理工作。被當作廣東省“騰籠換鳥”典型項目的蛇口南海意庫便是出自他的手筆。
***新的變動發生于2018年1月,據消息,招商蛇口副總經理兼深圳區域總經理何飛離任。
何飛于2004年加入招商地產,經歷了這家央企地產公司多個發展階段。曾歷任招商地產總經理助理、運營管理中心總經理、招商地產廣州管理總部副總經理、廣州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佛山招商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去年底離職前,何飛的職位為招商蛇口副總經理、深圳區域總經理。
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從2015年以來離職的這些高管均是招商蛇口旗下幾大地產板塊的負責人,也就是說,招商地產的原有管理層已經從新的董事會名單上近乎集體消失。
實際上,這些班底的消失,與招商蛇口合并上市后一直宣稱“去地產化”不無關系。重組后,招商蛇口定位于“中國***的城市及園區綜合開發和運營服務商”,不再局限于地產業務,而是明確園區開發與運營、社區開發與運營、郵輪產業建設與運營三大業務版圖。
地產業務不再是主導,這些“才華無處安放”的高管們另覓高枝也成為必然??硕鹧芯恐行难芯拷浝碇煲圾Q曾指出,重組后的招商蛇口地產屬性進一步淡化,城市運營、園區開發才是業務重點,有人離開也是必然的。
此外,也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招商蛇口近年來提出的躋身一線房企行列、千億規模等口號,某種程度上對公司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激進拿地成了規模擴張的主要途徑之一,各區域負責人也肩負了一定的壓力,離職或許與此有聯系。
千億后的尷尬境地
水手換了,大船仍須航行。實際上,在未從事過房地產開發的許永軍調任招商蛇口總經理后,招商蛇口便開始謀劃轉型。
根據該公司對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地產收入從70%左右降低到60%,園區從20%左右提升到30%-40%,郵輪產業從3%-5%提升到10%。
不過,
從目前來看,傳統房地產開發仍是招商蛇口***為重要的部分。其中,社區板塊業務利潤占比80%左右,園區板塊業務利潤占比20%左右,郵輪板塊僅占1%左右。
雖然有意在淡化房地產業務,不過,就在2017年3月28日招商蛇口舉辦的網上業績交流會上,許永軍談論的重點卻又轉向地產開發,其表示“2017年公司發展方面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資源為王,退出房地產的央企和地方國企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對象。”
許永軍所透露的這番策略,在2018年年初體現出來,1月,招商蛇口宣布收購東風汽車房地產有限公司80%股權。后者有竣工房地產項目9個、在建的未售/未開發房地產項目4個。
實際上,在當時重組合并完成后,招商蛇口就在原招商地產的基礎上,增加巨量的土地儲備。據資料顯示,招商局蛇口僅位于前海、蛇口和太子灣的土地就達530萬平方米,這些地塊均位于深圳自貿區內。此外,招商局蛇口產權清晰的地塊及與地方政府合作的園區項目還有多處,包括深圳市光明新區20.8萬平方米、青島市高新區39萬平方米,20平方公里的東莞長安新城項目、10平方公里重慶廣陽灣項目以及0.6平方公里首鋼“中國網谷”項目。
不過,這次土地資源大部分是工業類用地性質,需要轉性為住宅或商辦類用地才能開發,轉性過程需要支付多大的成本,目前仍是未知數。
對比此前的拿地不積極,2017年招商蛇口還是顯得較為激進,根據公告數據統計,2017年招商蛇口共在土地市場新獲69個地塊項目,共新增規劃面積968.4萬平方米,同比增加31.7%;總地價896.6億元,同比增長1.7%。
這些地塊項目其中有過半位于國內熱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廣州、佛山、廈門、武漢、重慶等。其中,招商蛇口在去年3月,拿下廣州增城一地塊,總代價為43.5億元,補倉在廣州的土地儲備。此外,在佛山斥資37.6億拿下南海區九江鎮等3宗地塊,面積達21.2萬平。
充足的土地儲備是打響未來戰役的彈藥。據克而瑞2017年房企新增土地貨值排行榜,招商蛇口貨值為1469.4億,排在第24位。
雖然2017年招商蛇口完成了千億目標,并仍未放棄回歸***梯隊的念想,其提出要以“產網融城一體化運作”為手段致力于城市升級,到2020年發展成為中國***并具備國際水平的城市綜合開發和運營服務商,進入行業***梯隊。
不過,同任何新業務的培養一樣,招商蛇口想要園區、郵輪業務與地產業務形成均衡,完成全面的轉型和回歸還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