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編輯:王新磊 2018-08-03 18:43
他就是利用網紅店商標注冊不下來的空檔期,做高仿店,放加盟,培育自己的人,養大自己的供應鏈。目前,他已經放了80多家加盟店。
那天,我們聊了兩個小時。在聊天中,他直言不諱地給我分析了他如何做市場,放加盟,搞競爭,甚至他還和我分享了他的夢想和情懷。
他說,明年他要做自己的品牌,自己不注冊商標,而是購買已經注冊成功的商標。他說他不會給其他做山寨的餐飲人留下仿冒的空檔期。
這一次聊天,讓我覺得有必要換個角度來觀察被稱為“李鬼”的那些人。
在下面的內容中,我綜合了多個案例,并借用李逵和李鬼之用來說明。
1
李鬼進攻李逵,其實是降維打擊
▼
總的來說,李鬼和李逵搶市場,常用的有三招。
***招就是降維打擊,因為李鬼比李逵更懂李逵。
科幻小說《三體》流行時,很多人都高喊“降維打擊”。到底什么是降維打擊?維度到底在哪兒?
其實,很多人悟得并不透徹。事實上,李鬼圍攻李逵,就是降維打擊。
為什么呢?
因為在商場上,李逵有兩個:一個是真實的李逵,一個是商業機會中的李逵。通常,真李逵對突然而至的成功,有種措手不及之感:大部分真李逵,對如何開發自己這個IP是沒有方法的。
從土掉渣燒餅到貢茶亂象,都是突然爆紅之后,沒有能力控制市場。
△ 你猜,消費者能分清這些“貢茶”嗎?
就像《水滸傳》中,李逵在江湖有了名號。而李鬼,利用信息不對稱,把握住了機會。他臉上搽墨,手持兩把板斧打劫,假扮李逵,攔路搶劫,搞點兒不義之財。
即便到了通訊如此發達的現在,信息不對稱依然很嚴重。
李逵舍不得花錢做品牌推廣,總認為是成本。而李鬼們卻認為是投資。
這兩種認知,就造成了假李鬼能干掉真李逵。
有一次,一位李鬼說,其實李逵根本不懂做品牌。他的意思是,大品牌應該高舉高打,只有小品牌才小步快跑。
此言不虛。
比如杭州綠茶餐廳,紅極一時。但他們進廣深的腳步緩慢,2016年1月份才在廣州天河城開業。這時廣州已經有了四家山寨店,位置還都不錯,其中一家的更是搶占了堪稱地標的珠影星光城,高開高打,占了一波大先機。
道哥手中掌握的多個案例中,都是李鬼幫助李逵做品牌推廣,在各大媒體做廣告投放。
2
李鬼善于把所有品牌都視為品類
▼
降維打擊之后,第二招是以假亂真,李鬼們善于把所有的品牌都視為品類。
李逵善于做產品,研究技術和消費者,而李鬼善于捕捉商機和漏洞。
假設李逵打虎成名后,開了一個“打虎肉”燒餅店。他的宣傳套路可能是拼食材:我們家用的是正宗上山虎的虎肉,上山虎比下山虎肉質更好。
而李鬼們不講這一套。
他們直接把店頭招牌、餐桌餐具、店面設計、員工服裝等能抄來的全抄過來。李逵在拼品質,李鬼就拼數量。
有一個專做山寨的餐飲老板說,在設計店名時,所有李鬼都有一種天然的默契。如果正牌是“李逵打虎肉”,李鬼們就會設計成“山東李逵打虎肉”、“梁山李逵打虎肉”、“黑旋風李逵打虎肉”,或者換成“黑旋風打虎肉”、“梁山打虎肉”等等。
△ 感受一下這個李鬼……
在李鬼們眼中,任何一個火爆的品牌,都是一個品類。而當眾多李鬼纏身時,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就會不去計較品牌,而強調性價比。這樣,拼食材的李逵也會無人問津。**,市場會把李逵逼得自己更名。
3
李鬼把“游戲”規則吃得太透了
▼
前兩招聽起來很慘吧。更慘的是第三招,叫始亂終棄,就是李鬼們利用李逵商標注冊一年的公示期,打時間差,完成借雞生蛋。
李鬼們對商標,有種天然的敏感與警覺。一個品牌火了之后,他們會率先查詢商標注冊情況。
因為這其中,給他們留下了打時間差的機會。就拿杭州綠茶餐廳來說,2008年2月成立,2015年才獲得商標所有權,長達7年的時間空白,全國冒出多少李鬼“綠茶”。
過去,商標從申請到核準注冊,周期長達兩年。而這兩年時間,恰恰是李鬼們大展手腳的時間窗口。
為什么會有這個空檔期?
因為沒有成名之前,李逵是沒有品牌意識的。打虎之后,李逵在媒體上突然火了,成了英雄。這時,李逵再注冊商標,已經來不及了。
更悲劇的是,哪怕是打虎當天,李逵把名字注冊成商標,只是解決了李鬼搶注“李逵”這兩個字。
有一位餐飲李鬼分享說,他一看到新聞上報了一個李逵,當天就注冊了“李逵”、“打虎肉”等十多個商標。他也知道,和他同**搶注商標的,還有很多人。
還有一些李鬼,在李逵火爆媒體之后,以***短的時間推出了“李逵打虎肉”餐廳,然后做推廣,放加盟。
比如紅起來的鮑師傅就是一個例子。就算他加緊追趕把直營店開到全國30家,但山寨鮑師傅一年能開300多家……
李鬼們對商標注冊法規了解得非常透徹,他們利用“商標申請公告期,沒有保護權”的規則,打時間差。
現在,商標注冊后,6到8個月公告,***終核準注冊也在一年時間。在這一年時間里,有可能李逵只有30家店,而李鬼就有幾百家。
南京還有一餐飲品牌,首店爆紅,被大量李鬼“圍追堵截”,而且還被“組團狙擊”:他們品牌注冊證公示期**幾天接到“異議”,導致拿到注冊證的時間要延遲一年。
李鬼們贏得了一年的時間。
就算**李逵千辛萬苦拿到注冊商標、開始打假時,李鬼們會主動換門頭,換成自己已經注冊的品牌。比如“愛老虎油”。
△ 這家不是西貝,不是西貝……
還有一種情況,嚴格來說是在打“時間差+地域差”:李逵的品牌在A地發展得風聲水起,李鬼利用時間差、地域差,在B地搶注商標。將來李逵想到B地發展,說不定還要給李鬼掏錢買回自己的商標。
臺灣奶茶品牌50嵐,2007年來上海準備進軍大陸市場的時候,發現50嵐的商標已經被一家注冊地在上海的港資企業注冊。到2009年,臺灣50嵐才在其他企業協助下花天價買回大陸50嵐商標。
能奈他何?李鬼把規則玩得太透了。
小 結看了上面的內容,不知道你是什么心情,義憤填膺、無奈一笑,還是有所收獲?
換個角度看李鬼,看商標保護只是一方面。更想讓你看到的,是李鬼們的品牌打法。
李逵們把品牌推廣看作是成本,而李鬼們卻當做是投資;
李逵們把所有爆品都看作是產品,而李鬼們把每一個爆品都當做一個品類;
李逵們的發展是走一步看一步、走走停停,而李鬼們高開高打,還會戰略布局;
李逵們遇到李鬼無可奈何、四處喊冤,而李鬼們從一開始就知道構筑防線,防著其他李鬼(如本文開頭);
……
師夷長技以制夷啊,李逵們